当前位置:

党史故事丨衡山县公祭英烈,周恩来亲题挽联

来源:红网 作者:熊仲荣 彭铿 编辑:刘艳秋 2020-12-21 10:46:2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罗芳珪烈士

在82年前的衡山县城人民广场曾举行过一场盛大、隆重的公祭大会,祭奠抗战“四大名团”团长之一、全国著名抗日英烈罗芳珪。

衡山县城人民广场的前身是衡山县学宫、文庙前坪。其始建于唐朝,杜甫曾在此赋诗,历来是衡山县重要仪式、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场所。

罗芳珪,衡山县沱字百叶冲(今衡东县新塘镇百叶村)人。1907年出生,1920年考上岳云中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4年被任命为国民党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

图片2.png

南口战役图

在山河破碎、国土沦陷、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罗芳珪率部抢防南口,喋血台庄,立下奇功,展现出不惧牺牲的大无畏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7月底,罗芳珪率团扼守昌平县的南口,阻击日军前进。8月2日至15日,日军以十倍于罗团的兵力,向罗团扼守的阵地多次猛扑,且有3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罗芳珪率部沉着应战,坚守阵地,敌军伤亡惨重,罗团也损伤十之七、八。南口之战,大振国威,中外报章盛赞罗团是抗战初期英勇杀敌的“四大名团”之一。

1938年4月初,日军集结一批精锐部队猛扑台儿庄,台儿庄会战正式爆发。罗芳珪临危受命率团到台儿庄前线担任外围打援。临战前,他对部下训话:“今日之战,有进无退,有敌无我,男儿报国,此其时也。愿诸君为国而死,倘不达目的,虽不死于敌,亦当自杀,后顾者必杀。”说毕,身先士卒,浴血奋战。经过肉搏,收复三个阵地,歼灭大量日军。4月4日,台儿庄会战大捷。4月6日,日军残部作困兽斗,疯狂反扑。下午,罗芳珪亲临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准备组织夜袭,不料一颗猝然飞来的炮弹击中他的头部和胸部,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31岁。国民政府为表彰罗芳珪的功绩,追谥其为陆军少将,入祀南岳忠烈祠。

图片3.png

当时南口战役报道

“烈士魂归故里,浩气长存人间”。5月8日,一列北来的火车在衡山车站缓缓停下。沉重的车门打开后,移下一具灵榇。安躺在灵榇内的是在台儿庄会战中英勇阵亡的抗日名将罗芳珪。车站外面各界人士纷纷自发前来迎接英烈回归故土。

罗芳珪英烈的灵榇运回衡山的消息在当地很快传开。英烈奋勇抗日的事迹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树起一面鲜红的抗日大旗,极大鼓舞和坚定了老百姓奋起抗战的决心。不做亡国奴,誓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坚强信念弥漫在当时衡山的上空。

为祭奠抗日英雄,弘扬抗日精神,宣传和动员抗战,衡山县政府于1938年5月18日在县城文庙前坪为罗芳珪举行盛大公祭大会。现场人头攒动,有1000多人参加。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为公祭大会送来挽联:

“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震声中外;

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图片4.png

1939年4月,周恩来在南岳游干班演讲

国民党自蒋介石以下大小军政官员60余人皆送来挽联或题写了像赞。蒋介石亲撰挽联:“善战久知名,讵翼妖氛摧猛士,临危能受命,好将浩气振军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祭大会群众唱起了挽歌,为会场增添了悲壮的气氛。罗芳珪的遗孀含着泪水,讲述着烈士的生平事迹,表示定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会场群情激奋,在场老百姓无不洒下热泪,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残忍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咬牙痛恨,愤怒无比。

在罗芳珪牺牲后12天,唯一的女儿降生。

岁月流逝,忠魂不朽。1988年5月,罗芳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烈士。2015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罗芳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为全国著名抗日英烈。罗芳珪烈士誓死守卫国土的功绩,将永远闪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上。他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不朽精神丰碑,将激励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断前进。

图片5.png

周恩来在南岳游干班住地旧址——衡山县岳云中学果园

来源:红网

作者:熊仲荣 彭铿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12/21/87384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