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村一体”为乡村振兴“蓄力”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刘艳秋 2020-10-08 14:12:01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7日,华灯初上,沅陵县官庄镇界亭驿村辰龙关茶庄园里,一排排花灯似朵朵金花,一盏盏动物灯惟妙惟肖,正在这里举行的“辰龙关大型国际灯展”,吸引了众多游客。(10月8日《湖南日报》)

据介绍,2017年,沅陵县在官庄镇界亭驿村辰龙关进行试点,探索“三合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即“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成立湖南辰龙关碣滩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界亭驿村以村集体近3000亩茶园、村民闲置土地900亩及该村历史自然资源入股公司,实现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2017年至2019年,村民从产业运营中获分红100万余元。2018年,界亭驿村实现脱贫出列;去年,村集体收入达80万元。

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发展扶贫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扶贫产业要取得贫困群众满意的实效,就必须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让每个贫困群众都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从产业发展中受益,让他们的收入和产业的发展同步。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只见项目不见贫困户”的情况,一个靠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的典型村,吃上“旅游饭”的农民,居然没有一家是贫困户,这确实是让人遗憾的事。

产业扶贫的根本目标是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其本身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既要满足当前脱贫攻坚需求,也要具有今后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能力。如何做到二者得兼,湖南省沅陵县官庄镇界亭驿村推行的“产村一体”发展路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产村一体”的最大优势就是让贫困户群众成为企业的股东,扶贫产业通过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贫困户稳定脱贫摘帽。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但让贫困户群众搭上扶贫产业发展的快车,而且为乡村振兴“蓄力”,让乡村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如此看来,“产村一体”有助于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让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10/08/84721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