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生万物,从小康社会奔向现代化强国

来源:红网 作者:陈立 编辑:唐盈 2020-09-20 17:22:08
时刻新闻
—分享—

两年前的今天,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开了历史先河。是的,“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而今年的第三个“丰收节”意义同样不凡。

首先,本届“丰收节”的主题被确定为了“庆丰收、迎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在三农。三农的发展状况无疑将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可以说,三农强不强,小康全不全。

其次,《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丰收节”从一到三,从无到有,见证了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辛而光荣的历程。从三到万,也必将见证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然而,从三到万,并没有那么容易,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三字经里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位富农请了一位老师来教他的儿子写字。老师写一画,教他读“一”;写两画,教他读“二”;写三画,教他读“三”。于是,儿子就觉得读书写字太简单了,告诉富农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辞退老师了!”过了一些日子,富农打算请一位姓万的姻亲来喝酒,就让儿子写一份请帖。可等了很久也不见儿子写成。富农就去催促,儿子却抱怨地说:“世上姓氏很多,为什么偏偏要姓‘万’呢?我从清早写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多画!”由这个典故可引申出来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事物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叠加,而是不断地重构、重生,甚至于如毛毛虫那般羽化、蝶变,不断地新陈代谢、改革创新,不断地由量变达到质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施行。两年多来,全国广大农村大胆探索、“各显神通”、理论联系实际、“摸着石头过河”,部分地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产业兴旺”有突破、“生态宜居”有提升、“乡风文明”有深化、“治理有效”有举措、“生活富裕”有期待的良好态势。报喜也要报忧。当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增收不增产的问题。比如,笔者所在地方的乡村,也搞了不少特色产业,有花椒、荔枝、草莓、水蜜桃等特色经济作物、果蔬。有的因扩大生产,或气候条件适宜,或技术革新,或加强管理而增产了,但价格却低下去了。以花椒为例,去年批量收购单价30元左右,今年却只有20元左右。再比如,今年的桂圆大丰产,但批发单价只有1元,零售单价也才2元左右。摘到市场上去卖,有时甚至不够人工采摘的劳务费。于是,有的干脆任其自然掉落、腐烂。表面上看,这是物多则贱的市场法则使然,怪不得谁。但深入地看,这是产业同质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全国都在搞产业,同质和过剩是必然。所以,必须要以创新为途径,不断地淘汰落后产能,培养新增长动能。

产业扶持不持久的问题。一些农村,创业热闹、开业喧闹,作业寂寥、守业煎熬的现象严重。创业前期大家都很关注,政府出面给政策,干部出力给鞭策,从红幅红毯到开工剪彩,从领导讲话到记者报道,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不亦热闹乎。然而,常常是仪式一完,人去地凉。笔者的村里有个青年返乡创业,搞的是青蛙养殖。从租地建设到拜师学艺,从借人情债到银行贷款,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今年刚刚可以上路,却不想疫情来袭,先是饭店关张自然销售不出去,后是政策“彷徨”说是禁售野生动物,顺便也把人工养殖带上了。再后来,说人工养殖的可以卖了,没想又遭遇干旱,青蛙无从产卵。那时候的小青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们天天在讲服务企业、服务创业,但往往真正遇到了难题时,干部们是一个推一个,政府是一级推一级。事不经过不知难。乡村产业振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君不见,不少养殖场是开开关关,老板走马灯式地换。上述案例,表面上看是天灾,但深入地看则是产业扶持不持久、不深入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的问题。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知易行难。在浮躁的政绩观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基层干部都热衷于当下的、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而基础的长远的,要么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要么能推则推、一推再推。一些乡村明明没有通客运,政府通报里却说早就村村通了。有些村社依然“晴天水泥路,雨天泥水路”。从机耕道到生产路建设,从土地整理到高标准农田,从排洪防涝的水沟到蓄水防旱的水库,这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问题,老百姓望眼欲穿,而基层干部则深表无奈。这表面上看,是政府财力暂时不够的问题,但深入地看,其实还是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的问题。一,与其把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那些低质量的同质产业、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还不如把眼光放全面些、长远些,多在打基础、做潜绩、利长远的方面做些努力。二,分散的农民一旦组织起来,是可以爆发出强大能量的。只要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集资投劳不在话下。三,农村地广人稀,天然资源是相对丰厚的,就看怎么去集约经营利用。

总之,乡村振兴,关键还是在干部人才的问题、组织农民的问题、集约利用农村资源的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陈立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9/20/83188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