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战旗烈烈 传递荣光

来源:红网 作者:云飞 编辑:张瑜 2020-08-15 09:19:21
时刻新闻
—分享—

疾风瑟瑟,难凉热血,战旗烈烈,传递光荣。《战旗美如画》聚焦新时代中国军人热血故事,更将军人不忘初心、勇敢奋斗、使命如磐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纪录片为什么能成为爆款,引起广泛共鸣,笔者认为主要是作品有以下特点:

描绘人物不刻板

《战旗美如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徐徐讲述普通人的英雄故事。比如为圆心中军人梦,“白刃英雄格斗连”孙兆辉在3个月内减掉55斤,经历重重考核最终获得参军资格,之后又以优异成绩进入门槛极高的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并在陆军“狙击精英2019”集训比武中获得综合第一名,成为万里挑一的陆军“狙击枪王”;“钢铁雷达连”指导员聂灵杰一毕业就选择与大山作伴,守在雷达方舱,于无声处,也是报国。当然还有一些跟我们以往认知相比,较为“另类”的军人形象,比如“杨根思连”尖刀班班长林思琦就曾是个“浑小子”,从小顽皮叛逆,敲坏地板、烧破桌子……高中毕业后,爸爸将他送进了军营,在部队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长为有血性、有担当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战旗精神不仅传承荣耀,更提供一种精神支柱。

故事情节不老套

《战旗美如画》从100面荣誉战旗中,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7面战旗。在祖国的蓝天绿地江河湖海上,记录下“白云山团”杨晓琨、“白刃英雄格斗连”孙兆辉、“霹雳中队”卢赓、“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刘鑫、“英雄硬六连”连长赵松、“杨根思连”尖刀班班长林思琦、“钢铁雷达连”聂灵杰这七位人物的热血坚守,展现中国新时代军人赤诚报国的热血风采。他们资历不同,有经历重重磨难在铁血青春中成长的“硬骨头六连”连长赵松,当兵十余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三进两出六连,最终如愿成为六连连长;也有勇敢无畏的“霹雳雄鹰”空军骁将卢赓,17岁通过招飞入伍,27岁成为全军最年轻的飞行教官。当然除了这些军中健将,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佼佼者也大有光彩,年仅18岁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新兵刘鑫刚刚入伍6个月,机枪结合分解成绩排名全连第一,防毒面具脱戴更是以1秒的速度震惊全场,一举打破全旅纪录,成为了“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新型步战车中年纪最小的炮长。也有遭遇惨痛的挫折与打击的,比如特战精英孙兆辉,第一次带队进行红蓝对战演习时,因为没及时清除行军痕迹而全军覆没,被营长训得狗血淋头,但他并没有气馁,“白刃格斗英雄连”传承至今的口号是“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誓要锻造一把永不卷刃的刺刀……原来,年龄与资历并不是划分新时代军人的标准,他们身上敢打敢拼的精神同样动人。

场景丰富不拘泥

《战旗美如画》囊括多类兵种,多重战斗场景,真实还原了军人训练与演习的细节原貌,不仅是属于军事迷的一场狂欢,更是给了我们普通网友一个走近战争与军事的机会。从军事领域的垂直题材,到热血内容的出圈传播,《战旗美如画》对新时代中国军人深入而全方位的描摹,展现了一组真实鲜活的人物群像,让和平时代的观众明白,看不见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正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也助力了《战旗美如画》广受好评,并受到学习强国、央视新闻客户端多次推荐。

红色传承不断层

“满天的星星,那是先辈们凝视的眼睛,绵延的森林,那是他们穿过的军衣。”《战旗美如画》的开篇语温情磅礴、动人心魄。英雄连队英雄兵,传承永不熄灭的红色精神。第一集结尾,杨晓琨所在部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与当年参加白云山阻击战的抗美援朝老兵视频连线,95岁老兵与“白云山团”新兵共唱团歌。《战旗美如画》第二集25分25秒,孙兆辉问“白刃英雄格斗连”一位叫薛岩佑的小战士:“当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亮出你的刺刀?”小战士用生命发出坚定的呐喊:“我有勇气亮出我的刺刀,我更有勇气第一个战死!”“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这些鲜活的情节正是《战旗美如画》精神的某种缩影,它所要呈现的绝不是七位军人个体的精神面貌,而是通过个案勾勒年轻一代中国军人的集体形象,同时与老一辈的战旗精神楷模形成跨时空的对话与联动。

中宣部学习强国APP、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等对《战旗美如画》进行了推荐转发。除了有约30分钟每集的完整版外,还有大量1-3分钟的短视频,新浪微博主话题#战旗美如画#阅读量达3469万,#乘风破浪的无价之军#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TOP1,阅读量达3139.3万次。网友们纷纷用转赞评,表达着心中的感动和喜爱。

来吧,让我们凝视美如画的战旗,一起体验英勇、顽强、鏖战、坚守的惊心动魄,重温鲜血与生命写就的史诗传奇,品读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云飞

编辑:张瑜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8/14/81753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