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棕”是情。“仪式感”并非做作,而是对节日的尊重,更是一种对文化的表达,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去激活共同的记忆,引起精神的共鸣,才能够让端午节的主流文化和文化内涵在这一刻散发独特的韵味,也让我们在享受节日、品读历史中有更多的收获。而干部在端午节中要更“端正”,尤其需要多照镜子、多祛病,才能够练就“刀枪不入”之身。
干部的端午节要多一些“文化符号”。“吃粽子”是端午节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端午节是大家的节日,自然也是干部的节日。在端午节,和家人围坐一堂,包粽子,讲流传下来的端午故事,让粽香味从一扇扇的窗户中飘出来,让“文化符号”在欢声笑语中传得更远。显然,这样平淡的端午节,才是干部最需要的“原味”。
干部的端午节要多一些“扶正祛邪”。过节考验“守洁”。相比于平常,节假日更容易让一些干部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打着过节的幌子,实现权力和利益的交换,这样的端午节,少了“粽香味”,多了“铜臭味”。要更好地帮助干部过一个风清气正的端午节,一定要帮干部准备好“艾草”,让干部能够始终绷紧纪律的弦,恪守底线,不忘初心,自然能够“扶正祛邪”,让干部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当好作风上和纪律上的“干净人”。
干部的端午节要多一些“奋楫争先”。在端午节中,赛龙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千帆弄潮,锣鼓喧响”。赛龙舟是一个奋楫争先的拼搏过程,一个“争”折射的是斗争的精神。从长辈的手中接过龙舟,接过责任,就是扛起赢得荣誉的担当,就是要去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沸腾的热血,在前行中乘风破浪,书写不一样的奋斗历程。
端午节,党员干部尤其需要一些“仪式感”,同时,端午节也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特别的节日里,一定要记得挂上艾叶,为自己“祛邪气”;记得“沐兰汤”为自己“祛病守正气”;记得主动参与赛龙舟,在拼搏奋斗中激发自己奔跑的激情。在“仪式感”中让干部能够守住规矩,更好地享受端午节日,才能作风正、心气顺、事业兴。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