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旅扶贫的神奇“裂变”——凤凰“竹山模式”调查报告

来源:红网 作者:龙刻铭 编辑:刘艳秋 2020-04-17 23:25:2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省凤凰县竹山村、老洞村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驻村扶贫点。近年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驻点帮扶下,驻村工作队会同当地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特色,发挥行业优势,转换发展思路,把老洞村、竹山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成功探索出新形势下文旅扶贫的“竹山模式”。3月18日至2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扬先率厅人事处、财务处、艺术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产业发展处、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推广传播和交流合作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村里专题调研“竹山模式”,总结文旅扶贫经验,探索后发展地区可推广、可复制的文旅扶贫新路。现将其调研报告予以编发,以资借鉴与参考。

微信图片_20200417171104.jpg

3月中旬,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扬先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并率队深入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老洞村就乡村文化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一行体验了《爱在竹山》深浸体验村落剧,调研了竹山无边界游池、竹山乡居、老洞百亩荷花园、自驾车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探访了老洞苗寨和竹山传统古村落。大家认为,竹山村、老洞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经验弥足珍贵的“竹山模式”,实现了落后山村的神奇“裂变”,谱写了文旅扶贫可推广、可复制的崭新篇章。

一、“竹山模式”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网红明星”

竹山村、老洞村地处湘西地区腹地、凤凰县城西北,距离凤凰古城30公里,共有662户2808人,是纯苗族聚居村和古传统村落。这里曾经一度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村容村貌较差,群众观念“守旧”,是湘西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派出两轮扶贫工作队进驻老洞村、竹山村,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发挥行业优势,聚集各方力量,打造一村一景点、一组一主题、一户一场景,迅速将“名不见经传”的两个村变成了游客“最想去”的目的地。目前,竹山村成为了当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当之无愧的乡村发展“网红明星”。其成效体现在“变”“实”“活”“惠”四个关键字上:

——变: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竹山村、老洞村由曾经远近闻名的落后村,迅速蝶变成脱贫村、度假村,村民们在一样的土地过上不一样的生活,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是“三年的变化抵得上三百年的变化”。首先是路修通了。进村道路由原来的3.5米宽、山路弯弯、陡峭险峻的水泥路改扩建国家三级旅游公路,安全性、舒适度大为提升。其次是环境变美了。过去村民多以打工、种田为生,村内石头屋、土坯房众多,牛栏猪舍乱搭乱建,蚊蝇滋生,草堆、粪堆、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村庄房屋齐整、花草掩映其中,四面青山,郁郁葱葱,清澈的沱江,蜿蜒东流,村内森林覆盖率升至68%。第三是住房改善了。老洞村、竹山村两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分别安置贫困户89户、55户,青瓦黄墙,桃红柳绿,象镶嵌在群山环绕中的两颗耀眼明珠。

——实:山村发展基础得到全面夯实。过去两村尤其是竹山村耕地零散,广大群众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祖祖辈辈延续着传统农业劳作,无规模农业、无集体经济和经营收入。近年来,两村扎实推进公共基础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文旅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可进入性大为增强。以竹山村、老洞村为重要节点,贯通“千麻”旅游公路,串联凤凰乡村旅游北线南线,闭合古城景区、苗乡旅游的旅游圈(环线),形成快捷、高效的全域旅游交通网。二是接待能力稳步提高。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商品贩售点迅速建成,竹山乡居、竹山康养、老洞自驾车露营基地等集餐饮、住宿、休闲一体的链条初步形成,村内日接待量可达200余人次以上。三是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建好了旅游标识标牌,整治了环境卫生,抓好了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有效提升了乡村文化旅游舒适度。

——活:乡村文旅产业搅活“一池春水”。产业互动格局初步形成,《爱在竹山》景区、竹山苗岭无边界泳池、竹山乡居民宿、老洞露营基地“四个业态产品”全新推出,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发展。营销推广活动纷至沓来,竹山村提炼了“真心拥抱苗乡”“到竹山苗寨做客”等富有情怀的口号,举办了美丽乡村四季摄影赛、“苗族食俗”厨艺大赛、评选“孝老爱亲模范”、文艺“双送”惠民等系列活动稳步开展,引来了“人气”、带来了“财气”。老洞村每年举办中国凤凰苗族“三月三”马兰情人节,2017年还成功承办湖南秋季乡村旅游节。可以说,这两个村稳步实施“旅游+”战略,丰富乡村文旅内涵与外延,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让山区变景区、旧房变新房,建成了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来村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悄成当地时尚。今年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后,“竹山乡居”民宿于3月8日正式开业,开业以来人气很足,有时“足”到一房难求。目前,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有效搅动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成为带动周边发展的新“引擎”。

——惠:贫困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老洞村、竹山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200元、1800元分别增长到5600元、5300元,贫困发生率由37.2%、21%下降至0.8%、0.6%,成功完成整村脱贫出列的目标任务。两村广大贫困群众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是,他们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赚钱”,还可以房屋、土地等资产入股分享旅游红利,获得稳定收入。竹山村一组吴信胖,今年81岁,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年龄这么大还能当上“演员”,其编箩筐、织草鞋“竟然”成为游客眼中的“绝活”,而且每月能挣上1600元;一组龙炳妹自从被聘上村落剧演员后,既能照顾好家庭,又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年房屋资产性收入和工资收入达到3万元,生活质量大为改变,幸福感普通增强。老洞村麻志明建成了村里第一家“苗家第一宴”,当上了苗家餐饮“老板”,年收入可达5万元。应该说,这两个村的广大群众真正做上了旅游事,吃上了旅游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timg (1).jpg

竹山苗寨乡居。

二、“竹山模式”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全新路径”

竹山村、老洞村以文旅为主攻,闯出美丽战胜贫困新路子、走出乡村振兴新模式,创造了落后山村跨越发展的“奇迹”和打造了新农村建设的“标杆”。其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

1.凝聚合力是“竹山模式”成功的根本。“竹山模式”有效将省文旅厅的引领力、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村民群众的向心力“三力”有机结合、科学整合,凝聚起求发展、促脱贫的磅礴力量。在引领力方面,省文旅厅瞄准打造文旅扶贫新样板,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厅党组书记禹新荣、厅长陈献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扬先等厅领导经常进村入户调研,摸实情,抓调度,“手把手”指导、“实打实”推动,帮助整合资金、协调项目、解决难题,特别是文旅融合后,继续保持焦点不散、靶心不移,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智力提供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凝聚起全厅强大的帮扶力量。如厅财务处将产业发展资金资纳入年度预算,保障驻村工作队运转经费;人事处选齐配强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先后派出两轮驻村扶贫队员;资源开发处精准指导景区创建,确保乡村旅游点建设标准和质量;非遗处引导挖掘苗族民俗文化,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和外延;产业发展处实施“文旅+”战略,培育了一批符合当地实际融合产业;推广传播处指导编制文旅宣传手册,纳入全省整体文旅宣传营销内容,等等。在执行力方面,凤凰县委、县政府、省文旅厅驻村扶贫队、凤凰旅投公司广泛动员村民群众,蹄急步稳推进村民培训,并以千麻公路通车为契机,聚集各方力量,先后投入5000万余元,17天建成老洞露营基地,3个月建成苗岭无边界温泉游泳池、竹山乡居民宿和“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其中,老洞露营基地成为湖南省四个露营基地打卡之一,陆续接待贵州铜仁、重庆秀山、湖南怀化、长沙等省内外游客,短期实现收入50.2万元。

2.对接市场是“竹山模式”成功的关键。省文旅厅积极牵线搭桥,先后邀请自驾友、OAD设计公司、美聚源、快居美、智成旅游等公司去村里“问诊把脉”,帮助谋划文旅扶贫“切入点”和相关项目工作。目前,两个村在成立老洞村旅游公司、竹山村旅游合作社的基础上,成功引进凤凰旅投公司,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机嫁接,确保了乡村文旅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凤凰旅投公司的进入成为“竹山模式”成功关键的一着棋。该公司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模式,立足山水、民情、民俗资源,挖掘苗家农耕、编织草鞋、纺纱、织布、婚嫁等民间习俗,让习俗文化在保护中得到合理利用,进而再造“实景”旅游产品,巧妙地将农村民居转化成文旅场景,较好地实现了将村内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股民。

3.融合发展是“竹山模式”成功的基础。“竹山模式”不仅有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还有农业和旅游的融合,更有自然山水与民俗的融合、古老传统与时尚艺术的融合。两个村十分注重文物保护,陈渠珍公馆、麻家大院等20处文物得到保护维修、合理利用;十分注重文化再造,开发“实景”旅游产品,游客可在吃簸箕宴、舂碓、磨豆腐、读农耕、玩婚俗、学苗语、唱苗歌等过程中寻觅乡愁、愉悦心灵;十分注重文化创新,引进项目资金100万元,成立非遗产业合作社,建立家庭非遗作坊,20余名非遗传人获得稳定收入。在农旅融合方面,竹山村种植优质油茶160亩、猕猴桃300亩、懒汉梨100亩;老洞村提出“一业带四园”思路,以乡村旅游为主业,成功开发两百亩高山荷园、百亩黄桃园、百亩奈李园、百亩金银花园,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有机融合,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

4.群众参与是“竹山模式”成功的保障。村落变景区,村民变“演员”是“竹山模式”的真实写照。竹山村、老洞村巧妙地将村民纳入苗寨故事,全方位让其参与其中,让村民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目前,“竹山乡居”租用村民住房44栋,每年每户租金3000元,并按三年递增5%的标准补助;安排村民务工42人,人均年收入可达2.7万元。建立竹山旅游合作社,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2个。签订建档立卡户委托帮扶协议书,每年每人享受固定收益160元,其中2019年每户分红300元。设立农村电子商务中心,拓宽蓝莓、黄桃、莲子、腊肉、苗绣等特色产品市场,让乡村农旅产品走出“山门”。老洞村推行“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开发荷花田210亩,农户入股定期参与分红,仅土地流转租金增加收入6万元。此外,“竹山模式”还带动翻身村稻花鱼、下麻村鸡蛋、凉灯村黄酒等周边村寨10多种农产品销售。

微信图片_20200417173101.jpg

三、“竹山模式”可为后发展山区提供“有效参照”

总结“竹山模式”经验、放大“竹山模式”效应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建议有条件、有资源、有潜力的地方把文旅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的有效之策来抓,找准突破口,点燃“导火索”,形成促发展、促脱贫的“裂变”效应。

一是观念要转变。当地村民群众思想僵化、观念落后是制约文旅扶贫的首要“瓶颈”。这些年,省文旅厅对症下药,先后安排村支两委、村民骨干和积极分子分批次赴省内长沙、永州、邵阳,省外山东、河南、四川、江浙等地开阔眼界,培育了一大批发展“带头人”。省文旅厅驻村工作队、当地党委政府、凤凰旅投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对村民开展全员培训,以上“夜校”、看电影等方式,“现身说法”,反复沟通,引导村民群众实现了思想大转变、行为大转移。同时,在执行层面也要转变观念。开始大家对老洞村、竹山村开展乡村文旅扶贫的决心是不够、信心是不足的。省文旅厅驻村工作队经过反复调研、多方做工作,成功促成各方统一了思想认识,激发了战贫困、促发展的“奋斗”精神。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当地党委政府、市场主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度和敢打胜仗、善打胜仗、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硬是将昔日交通不便、基础很差,自我封闭、观念落后,无人看好、不敢想象的苗区山寨打造成如今文旅高度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的美丽乡村。

二是力量要整合。推进乡村发展必须综合发挥当地政府、市场主体、村民群众和社会的力量。当地党委、政府要主动引领文旅扶贫发展,将所要打造的村或地区纳入文旅发展全域规划、作为重要节点来打造,抓实抓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整合部门项目和资金,让其快速倾斜、快速集结。在此基础上,要主动对接市场,主动融入市场,将乡村文旅开发和建设具体事项交由市场去做,坚持用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让其快速见成效。村民群众和社会力量也是开展文旅扶贫的重要力量,有时甚至影响发展全局,必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参与文旅脱贫的主战场。

三是市场要对接。很多地方在脱贫攻坚中,在政府主导期间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但一旦政府力量退出,则马上陷入“衰败”,极大可能出现“前功尽弃”。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功课做得不足、市场对接不够。凤凰县委、县政府、省文旅厅驻村工作队十分注重培育市场,注重化真功、用真心,引进专业公司、专业团队,全面开启了对接市场、市场主导开发的新局面。目前,无论在景区定位,还是在市场营销;无论是客源组织,还是文化挖掘,都按照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办事,抓得好很到位,最终实现文游产品建设、产业体系构建和市场营销的有机结合,实现与客源地的紧密衔接(甚至可无缝对接),走出一条符合文旅发展规律、切合当地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四是机制要建好。老洞村建立了“文旅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级管理”方式、竹山村建立了“旅游合作社+农户”的“两级管理”方式。实践证明,两个村的管理方式,能较好地兼顾村里、村民及市场运营主体的各方利益,尤其是能快速处理矛盾和协调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支持文旅开发、参与文旅开发。在有条件拟开展文旅扶贫的村或地区,建议村级层面要建立以村支两委为主的矛盾协调机制;以合作社为主的村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合作机制;以市场运营公司为主的开发运营机制,找准各方利益平衡点、契合点,形成全方位、稳步高效的运行机制。

五是利益要共享。着眼建立利益共同体,建议成立旅游业发展等专业合社,以寨内每户村民的民居、土地、山林、资金等作为股份,注入专业合作社,让村民自主结成利益联盟,“捆绑”村民,把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股民,实现盈利共享,风险共担。专业合作社还可代表村民群众,与市场开发主体合作开发,或代表集体争取村民旅游利益。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作为投资方,以资源入股,与相关市场主体合作经营,双方各持一定比例股权,收益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形成多方参与、风险共担、互利共赢机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三重效益。

(本文系省文化和旅游厅专题调研组调查报告,调研组成员:高扬先 杨宝奕 周志勇 颜 喜 黄国斌  夏阳春 李新桥 龙刻铭 刘焱琳,执笔:龙刻铭

来源:红网

作者:龙刻铭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4/17/70821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