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述年丨过年拜桥神,苗家最早的“公益”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陈晓丹 2020-01-19 11:02:40
时刻新闻
—分享—

QQ??20191230085200.png

拜天敬地,祭祀祖先,曾是过去人们过年时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在少数民族地方,所要祭拜的各路神灵还非常之多,比如在我老家锹里地区的苗乡侗寨,除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日夜供奉祖宗之外,还会敬祭土地、古树、古井等。其中有个祭桥的习俗,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

桥文化在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在人们的心里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桥与古老的神话有关联。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满足感。

桥神信仰在民间流传并不是非常广泛,一般只在南方。人们相信桥有着神的灵性。在祭祀桥神时,人们常向桥神祈祷,希望保佑自己与家人平安、顺心,并求香火不断,家族兴旺。

在过去,每年元宵节,有女子走桥的习俗,而且必须走过三座桥才算完成走桥仪式。人们把这种走桥祈愿的行为叫做“走三桥”。

在我家乡,女子出嫁时,由兄长背着出门,必须要走过了一座桥后,才能停下来。说是从桥上走过,桥神会保佑此去一路平安,一生幸福!

桥在民间还是连接阳界与阴间的象征。人们相信世间是分阴阳两界的,而阴阳两界是以一座桥为界限的,这座桥俗称“奈何桥”。

所以,在家中有丧葬的时候,都要造一座纸桥来祭祀桥神,希望刚刚死去的家人可以得到桥神的庇佑,顺利过得奈何桥,好早日投胎、重新做人。

桥神在人们的心里有排忧解难的神力,但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得到桥神的帮助。于是,每当一元复始之际,人们便向桥神祈祷祭拜,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安康幸福。

苗族人对桥神的感情和尊敬更是与众不同。“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还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苗族祭桥节。

祭桥节又叫敬桥节,主要是祭祀远古以来苗族先民带领子孙后代架起的各种桥梁的碑石,以求添丁生子延续香火,绵延苗家子嗣,保佑儿童健康成长,使家族人丁兴旺,体现的是苗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对夫妇结婚多年,没养下孩子,故天天哭泣。一天,燕子问他们哭啥,他们便向燕子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燕子说:“我们在岩壁上筑窝,一年12批生养,可都叫青蛇吃啦!如果让我们在你们屋檐下筑窝,就告诉你们生儿育女的诀窍。”

夫妇俩非常高兴、满口答应:“你们来吧!”燕子就告诉他们:“孩子们腿儿短,被那些小溪沟呀小河呀隔着啦,他们过不来,你们去架桥吧,孩子们才会到你们家来。”夫妻俩就去河坝上架了一座桥。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果真生了一个胖娃娃。

夫妇俩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全寨人。为了表示感谢,大家一起前去祭拜桥。从此,每年的二月初二就成为苗族的祭桥节了。

桥神不但是送子娘娘,还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因此,苗族家家户户都建有自己的桥。

有些宗族还共有一座大桥,每年二月初二都要一起大张旗鼓地进行一次大祭,杀猪宰羊,十分隆重,认为大桥能给全族人带来好运。

举行祭祀后,全寨人欢聚一堂吃团圆饭,饮自酿酒,缅怀祖先,相互祝福,以此增进互助友爱、团结和睦,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同时,每户人家通常还自行修建一座小桥,每年自祭一次,基本是大年三十的下午祭拜。祭拜时不请巫师、不做法事,由父母带领孩子到桥边摆上刀头、糖果、米酒,然后点蜡、焚香、烧纸、放鞭炮......

祭拜桥神,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神圣向往,对实现美好愿望的积极乐观心态。

实际上,祭拜桥神也与当时的环境有关。我们都知道,在以前,苗族一般居住在崇山峻岭、山高林密处,交通不便、偏远落后,如果一味等靠要,很难改变这种状况。

但是,要动员族人主动参加架桥铺路等公益活动,就必须赋予公益活动一种崇高的文化意义,让人们认同并主动参与。

苗族社会崇尚人丁兴旺,讲究传宗接代,把架桥与添丁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宣传与倡导,最终演变为了一种民族习俗。

由此看来,架桥、拜桥,其实是苗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安宁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苗族人民对传统道德的一种独特理解。

苗族因求丁而架桥,因添丁而拜桥,这是一种特殊的民族习俗。祭祀行为具有神秘的色彩,体现了苗族人民根深蒂固的“修路架桥、行善积德”的美德,其中的一些朴素做法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0/01/19/66353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