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彰显首倡之为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刘艳秋 2019-12-02 12:01:47
时刻新闻
—分享—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6年来,湖南牢记嘱托,按下了脱贫的“倍速键”,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今年,剩余20个贫困县有望全部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可贵的经验模式,创造中国“精准扶贫”好经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精确扶贫”,强调的就是“精准”二字,“精确扶贫”精确掌握基层信息,精确到户,到人。“精准扶贫”的最可贵之处,不是简单地直接发钱发物,对贫困的解决重点是“扶”。通过“扶志、扶智、扶制、扶治”。培育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促进贫困人口未来更有保障,也更有自尊自信,更能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只有“精准”,才能让真正的贫困群众得到最佳帮扶;只有“精准”,才能实现科学透明、严密高效;只有“精准”,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只有“精准”,才能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拥护。“精准扶贫”贵在“精准”,“精准”检验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考究干部的作风和能力。考验干部牢记责任与担当,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努力把精准扶贫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体现群众满意工程的“主题教育成效”。

“精准扶贫”,贵在“实效”。实施“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帮扶,贵在落在实处。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无数扶贫干部坚持扶贫对象要精准、帮扶措施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责任落实要精准。合理统筹调度扶贫力量,科学安排资金投入,找准精准扶贫户致穷的根本原因,有重点的帮扶到位。无数驻村工作组和联系干部要驻扎在村、下沉到户,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确保扶贫效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到“立体扶贫”,做到“靶向治疗”,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可持续”上做文章,人和物,资金与效益的最佳组合,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以“大情怀、大智慧、大思路”,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大责任、大使命、大担当”,把其农户带动起来,逐步构建多种模式的精确扶贫思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精准扶贫不剩一户、不落一人,让人民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

“精准扶贫”,贵在“久久为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精准扶贫”是一场硬仗,同时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打好这场“持久战”,要破除功利思想,树立长远意识。因为扶贫难度大、返贫因素多,脱贫攻坚战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打赢,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锤接一锤敲、一项接一项干、一年接一年抓,善做善成。更要继续秉承“弱鸟先飞”理念,赓续“滴水穿石”精神,坚定“久久为功”志向,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走出一条条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之路,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还要拿出“绣花”功夫,号准“贫脉”,出招精准,急贫困群众所急,想贫困群众所想,如蚂蚁啃骨头、如燕子衔泥垒窝,绵绵用力、倾情倾力、痴心不改,绣出“花”、做出“彩”,答好赶考路上的“脱贫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精准”方略引领下的脱贫攻坚不断开创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战早已拉开。牢记“精准扶贫”可贵经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寸功寸进,我们一定能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度,创造推动发展“加速度”,打一场“漂亮仗”。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12/02/62708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