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立冬
立冬的江南,阳光有着独特的美。红叶、银杏尚未到佳期,但暮日下的芦苇,摇摇曳曳在江畔,有着金色而温暖的光芒,而刚刚时兴起来的粉黛乱子草,烘云托雾般拱在江堤上,柔柔粉粉地裹着一团团的仙气,人往那儿一站,真正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气象学是以下半年候(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立冬与黄淮地区的冬季大约对应,“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把天寒地冻写得极生动而形象。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立冬时节,此时正是“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沉浸在平均气温12℃—15℃的“小阳春”里。
涟水河冬日暖阳。杨升根摄
我极爱立冬后的这一段“小阳春”,肃杀冬季,暖阳冉冉,便是有一份得了恩宠般的欢喜。《梦粱录》卷六言:“十月孟冬正小春之时,盖因天气融和,百花间有开一二朵者,似乎初春之意思。”最喜正午时分,阳光正好,花开正盛,阳光落在花影里,花影印在阳台上,仿佛是细细流过的日子,格外灵动。
我的家乡说到在阳光下晾晒、闲坐或倚躺,都说成是“晒太阳”。常会想起冬日的午后,那些在古老的村落里,或靠着墙根,或搬张木椅、矮凳坐在阳光下抽烟、打盹的老人。老屋前坪,晒着地里刚收回来的稻谷、玉米、辣椒、红薯、萝卜……这时候,猫、狗也不糟蹋捣乱,只是仰着、躺着、趴着,任太阳晒着,映入眼帘的,都是生活里最平实安逸的满足。对辛苦劳作的庄稼人来说,守着丰收作物晒太阳大约是一年里最满足的时光。
寒山荒草随风扬。星城风雷摄
“冬至极、巧收藏”,万家晒物只是冬藏的开始,而脱粒晒谷修粮仓,才是冬日里最大的工程。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建粮仓,一般是挖好窖坑后,再用火烘干,然后把草木灰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席子,一层席子一层谷糠,反复叠加。如此一来,趁着冬日暖阳,晒谷入库,便能隔湿保温。
在北方,除了粮入仓,菜也要入窖。立冬前后,车载马驮、道路充塞,为的是储运冬菜,也是旧时盛景。这时候把蔬菜放在阳光下晾晒2-3天,去干水分不但利于贮藏,还可达到糖化的效果。老“天津卫”人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据说这样的倭瓜经过阳光晾晒糖化后,与夏天的倭瓜馅全然不同,别具一番风味。
立冬以后,阳光将经历往后的冰霜雪冻。这样的阳光是从黑暗阴寒中熬过来、扛过来,等过来、盼过来的,有着势如破竹的气概。当雪沉睡、冰寂静,阳光穿越寒夜,光和亮经过大自然洗礼,万般庄严。
草霜静候雪飘落。稀里马哈摄
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保尔第四次越过了生死关,刚刚下床着地,他立在朝日清晨的窗前,与樱桃树上神气活现的灰胸脯雀儿对话:“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所有的苦难和斗争,以一个“熬”字,炼成生命如钢铁般的力量与光热。
而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写道:“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罗马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毫不迟疑地尘封了轻盈的过去。”当走过沉重的坎坷,过往皆变得轻盈,生命意识在坚定地觉醒。这样的冬日暖阳虽是落日惨红,但已经圆融了生命的阅历,像是过尽千帆后与岁月的握手言和,有着浑厚的温暖,同样不失理想主义情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冬日里若有暖阳,便是冉冉一轮霁色,积蓄了光芒和热力,在冰霜雪冻里奔流着英雄史歌般的激情!
来源:红网
作者:罗焕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