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三点论”

来源:红网 作者:肖映胜 曾文 编辑:田德政 2019-10-29 22:24:5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中国成立70年,有太多荣耀值得骄傲,有太多成绩值得肯定,有太多记忆令人回味,有太多经验需要总结。经验总结可以从各个领域切入,也可以从宏观视角、全局视域、一般规律切入;可以从不同时期总结,也可以侧重分段经验的比对及内在关系。由此,可以理出很多条具体经验,但说一千道一万,离不开三条核心经验,即党的领导经验——攥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把钥匙,开启中国道路;人民经验——守好人民主体中心地位这份责任,凝聚中国力量;社会主义经验——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彰显中国贡献。

一、攥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把钥匙,开辟中国道路

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确保现代化建设的航向始终沿着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道路境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走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这条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走西方的资本主义这条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一条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和境界深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道路前景光明。习近平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开辟、运行到发展,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苏东社会主义大厦倾倒的巨大压力、邪路与老路的巨大诱惑、威胁论与贸易战的正面抗击,突破了重重藩篱、克服了重重险阻,终于成就了这条内振民心、外慑诸国的光明大道。实践进一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民族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伟大历史任务而开辟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发展进步而开辟的国家强盛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而开辟的人民幸福之路。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二、守好人民主体中心地位这份责任,凝聚中国力量

70年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紧跟中国共产党走,之所以能够奋力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价值旨归,铸就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坚守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神圣的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思想,鲜明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曾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习近平也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我们党始终坚守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怀揣这份政治责任,“人民主体地位”才真正在社会主义中国充分显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真正得以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才真正得以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力量才真正得以凝聚。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旨归。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就是践行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归宿,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尊重民意实行改革开放、关注民情取消农业税、致力民生实施精准扶贫,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怀揣这一价值旨归,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得以真正维护,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才得以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才得以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真正更多、更直接、更实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才得以真正凝聚。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守护人民主体中心地位的责任丝毫不会松懈,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一定会更加磅礴和持久。

三、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彰显中国贡献

70年来,中国巨轮之所以能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经受起时代风浪的考验,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就在于奋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好了,就是为促进全球治理变革、世界和平发展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对世界人民的范式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更不是像某些人议论的那样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者是“国家资本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国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守世界社会主义共同价值,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文章的书写深深扎根在中国的社会土壤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写出了世界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成功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凝结出众多令世人认可和赞许的成功范式。在思维范式上,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思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究战略思维,提出“三步走”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强调规律思维,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注重整体思维,倡导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范式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重大理念。在领导范式上,中国共产党特别灌注信仰、信念与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强调总揽全局与协调各方的辩证意蕴,特别重视执政与参政议政的完美结合而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现代化范式上,中国共产党既强调价值、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社会主义因素和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合,又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推进,谱写中国式的现代化模式,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会续写得更加亮丽多彩,中国对推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来源:红网

作者:肖映胜 曾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10/29/61720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