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学认识“马蹄韵+对联谱”,发挥《中华对联通论》的指导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刘可亮 编辑:刘艳秋 2019-10-25 16:34:32
时刻新闻
—分享—

QQ??20191025153958.jpg

《中华对联通论》,积余教授德泉先生四十年悉心经营之功,为目前对联学领域体系最完备的集大成之巨著。该书学术框架全面,楹联学之史、则、谱、技;书、译、授、赛等等方面无不涉及,考证精准,洞幽察微,内容宏博,图文并茂,其中马蹄韵、对联谱、非汉语对联等更是人无我有,探究弥深,诚乃弘扬国学,振兴中华楹联文化之榘矱。

如果说书也有“眼”的话,“马蹄韵+对联谱”可谓《中华对联通论》的“书眼”。余老在考察、总结的基础上第一次对马蹄韵作了详尽而系统的描述,并将古人长联句脚安排的双平仄交替格式与律诗句式内的双平仄交替融合起来,搭建起了一套体系完整且自恰的对联格律体系,对联学科从此也有了自己的“芯”。

从1997年出版《对联格律·对联谱》到2018年《中华对联通论》面世,人们对于马蹄韵规则,已逐步达到了普遍熟知、广泛应用的程度。然而,40年对于对联文化流水来说,不过是全新河段的开端而已。人们对于马蹄韵规则的认识,还未完全达到准确、客观、科学的层面。比如,余老的一段论述:

这里有一个概念必须明确,就是作为对联的声律规则只有一套来说马蹄韵具有唯一性,但是作为平仄安排的方式除了符合声律规则者而外还有其它技术层面的东西来说,又不止马蹄韵一种,马蹄韵又不具有唯一性。弄不清这一点,就会进入一个误区。(《对联的声律规则是客观存在的》)

时至今日,论述中所说的“误区”依然较严重地存在。理论界比较普遍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马蹄韵作为规则,不具有唯一性。它仅仅是作为平仄安排方式的一种,用之也可,不用之也可。

这样的状况,对于促进对联学的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为破除该误区,充分发挥《中华对联通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促进马蹄韵规则在创作中的科学应用,试结合个人学习与研究心得,发表以下浅见。

一、正视形式层面的“两个维度”,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在形式层面,对联既有鲜明的“对称性”,又有“对称性破缺”。

传统的对联理论体系是“以对称性为轴心”而构建的。然而,科学认识告诉我们:以“对称性”为鲜明特征的事物,必然同时以“对称性破缺”为固有特征。事物的两重特征,尽管比例不同,但客观存在。对联作品的形式美,是由该比例关系下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恰当搭配所共同赋予的,而不仅仅得之于“对称性”。

在平仄方面,一三五不论、失叠等,都是“对称性破缺”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对仗方面,邻对、宽对、失对;借对、自对、磋对;结构、素材、气势等的铢两不悉称,都是“对称性破缺”的具体表现形式。

没有正视“对称性破缺”这一维度,是理论变形、走样的根源。

(一)告别“一点论”,依循“两点论”

我们的对联创作,总是在围绕思想性和艺术性处理主要矛盾的同时,在形式层面也重点调和“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这一对矛盾,按照形式美法则选择一定比例关系。当我们为这一艺术门类建立理论体系时,如果只看到“对称性的美学价值”,而无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那就是犯了“一点论”的错误。

此前,人们能感知到对联的“对称性破缺”,但在认识、态度和处理方式上,缺乏客观、辩证的思维,总是把它视为“美的制约因子”,行动上总是以“尽力压制它”为目标,是不科学的。由此,导致了种种价值取向的不科学、不严密。

同样,在节奏方面,也存在基于规律所指的“标准格式”及其基于艺术表现需要的“破缺”情形。

所以,建立科学的对联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完善《联律通则》,必须树立正确的“两点论”观点,即既看到对联的“对称性的美学价值”,又看到“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并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来处理,方能实现。

(二)对联格律应当是辩证处理矛盾关系的行为指南

格律也好,规则也罢,是用来科学指导行动的。

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是科学的方法论。创作时遵循格律,就是要处理好诸矛盾,突出主要矛盾,重视次要矛盾,使整个“矛盾体系”的“平衡态”最优化,求得作品艺术性、思想性抵达一定层面。既然在形式层面,我们处理的是“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这一对矛盾,即使最终的比例不等,那也得具备对立统一思想和系统论观念。在创作时,要告诉人们既要认识到“对称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到“对称性破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总是在综合权衡各种矛盾关系之中,进行合理的取舍。最终尘埃落定时,我们必然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在该比例关系下,“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都是“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喜一厌的态度无疑是不正确的。

故所以,按照矛盾对立统一的原则,对联格律不能仅仅只有“对称律”,还当有“破缺律”和“统一律”,才是辩证的、系统的、科学的。

(三)《中华对联通论》依循“两点论”走在前列

《中华对联通论》不仅考察、总结、描述出了对联“对称性+节奏”的规范模式——马蹄韵+对联谱,可贵的是,它还在正视“破缺”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通论》用较多的篇幅论述到了马蹄韵的变格、破律和段合式,就是把“破缺”上升到理论层面,把它作为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加以正视和研究的具体表现。在《后记》中,作者是这样论述的:

大凡习对联之人,对对联结构之对称与不对称多少皆有感知。研究者或多言其对称一面,或多言其不对称一面,只要不令二者对立,皆有益无损。综观对联,结构对称者当为主要方面,而有不对称亦属常理。一个对联高手,其高明之处,不在千方百计将不对称之处强行变成对称,而在能于对称与不对称之间找到艺术平衡,既不以辞害意,又不以意害辞,使整副对联读起来格调高雅,文气畅达,和谐自然。

可窥其“两点论”之一斑。

QQ??20191025154019.jpg

二、科学认识“马蹄韵+对联谱”的唯一性和非唯一性

在以上大前提下,我们要准确把握“对联的声律规则只有一套来说马蹄韵具有唯一性,但是作为平仄安排的方式,马蹄韵又不具有唯一性。”这个论断,就归于正途,没有障碍了。

(一)科学认识马蹄韵“作为规则的唯一性”

创作中,我们在处理“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矛盾关系时,要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突出地位,把控好“对称性”和“节奏”,自然要明白“对称性”和“节奏”的“终极形态”。制订规则时,则有必要把其“终极形态”描述出来,便于“调控秤砣”。

基于这一点,人们从字句、字义、节率、平仄、词性、结构、属性等方面,来描述对联“对称性”和“节奏”的“终极形态”,以制订规则,指导实践。这自然是正确的、必要的。

很显然,马蹄韵规则,是关于对联“对称性”和“节奏”的“终极形态”的格式化描述。关于它“作为规则的唯一性”,目前有以下角度的论证。

1、研究成果佐证其源于汉语声调

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研究成果初步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审美驱动下选择的“双平双仄连续渐变”模式的科学性。语音学家对汉语声调属性的认识已统一到下面的层面,其成果已揭示规律到了下面的深度:

①相对音高的变化是滑动的,即是连续的、渐变的,而非跳动的;

②优选论研究汉语声调(王嘉龄以天津话为对象),选中的最优项LH.LL与两阴平连读的实际吻合。加上其他研究,证实古贤发现的音节结构模式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结构模式。古贤对汉语声调的音位功能的认识是准确的、卓越的。(刘俐李《汉语声调论》)

这一成果虽然只能直接帮助我们了解“句中平仄”安排在语音学意义上的本源,但无疑也能为句脚规则同样符合“双平双仄连续渐变”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2、骈赋、律赋的昭示

早期的六朝骈文已见使用马蹄韵。到了徐陵、庾信,骈文创作已特别重视,常见使用马蹄韵。以徐、庾为代表,六朝骈文对马蹄韵句脚的追求,已体现出明显的自觉意识。如庾信的长篇骈文《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等非常讲究马蹄韵。

愈求规正,则愈接近“规律所指”。唐宋律赋的句脚遵守马蹄韵更为严谨,把“对称性”和“节奏”要求的极致状态下的真实面貌给揭示出来了。如骆宾王《讨武瞾檄》几乎整篇都严守马蹄韵。

也就是说,格律文体视野的偶句,若论句中+句脚,“马蹄韵+对联谱”是“对称性”和“节奏”的“终极展现”,已在律赋中得到过应用。对联若要制定格律文体视野下的规矩,其“对称性”和“节奏”极致的一面,面貌也当如此。

至于它的“破缺”,以及“破缺的法度”,又另当别论。

(二)科学认识马蹄韵“作为安排方式的非唯一性”

当然,前文也论述了:若我们认为对联规则仅仅止于围绕“对称性”和“节奏”的极致要求,则是坚持着错误的“一点论”。

正如我们能坦然看待“一三五不论”一样,看待“马蹄韵+对联谱”时,若同时认识到了它也有其“破缺”的一面,则诸多争鸣和悬疑可迎刃而解。比如说对联句脚马蹄韵正格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按照“一三五不论”的眼光,我们是否也能发现“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马蹄韵句脚的“破缺方式”之一呢?

撰写过《质疑马蹄韵》一文的时习之老师,在与笔者的商榷中,提供过民国及以前的五句联样本399副,七句联样本88副,“句脚安排情况”如下:

QQ??20191025154348.jpg

统计显示,五句联和七句联遵循马蹄韵正格的只占8.77%和15.9%,比例并不高。这正是诸多质疑着的“依据所在”。

在“一点论”的视角下,他们的质疑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前文已论述,这一视角是不正确的,是偏执的。若具备了“两点论”视角,把“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及其他一些符合“一三五不论”要求的情形视作“马蹄韵的破缺”,则统计数据大变,境界全开。我们对其“作为安排方式的非唯一性”也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当然,这当中还有“规律揭示”之外的特殊情况。如“朱氏规则”是作为与“鱼竿韵”等同的、基于“整齐划一”的审美取向下的选择。这里不做深入探讨。

三、用“累加试验”验证马蹄韵规则的唯一性和非唯一性

为了在统计学意义上,充分证明马蹄韵“作为规则的唯一性”,客观认识其“作为安排方式的非唯一性”,试抛出“累加试验”验证法,以供同道参考。

(一)验证马蹄韵规则实施“累加试验”的背景和原理

为什么马蹄韵规则需要“累加试验”来论证呢?因为,在承认“对称性破缺”,具备“两点论”视角的情况下,马蹄韵的质疑者还有一个疑问:凭什么说这个“破缺”是基于马蹄韵正格的破缺,而不是其他什么韵呢?毕竟,五句以上对联遵守马蹄韵正格的作品只占样本的10%左右,万一真正的“规律揭示模式”还没显现庐山真面目呢?这种质疑是有道理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释疑。

当规律在发挥着作用,而单一个体无法考察规律的面目时,“累加试验”可能帮助我们一窥规律的真面目。我们熟悉的电子云,就是利用累加试验下的图像来帮助人们认识电子运动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已知的一些科学结论,也可以通过累加试验来进行验证和观察。

比如,在比例分割上,经验层面的“三七开”“四六开”很有市场。那么,如何证明黄金数0.618才是规律所指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累加试验来验证:

随机邀请1万个人,让他们根据感觉画一个自认为比例最协调的长方形,再计算1万个长方形的宽长比值,以1万个灰点的形式标记于数轴上。我们将发现,颜色最深的部位为0.618处,两边渐淡。这样,我们既能窥见规律所指,又能明白规律作用于实践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声律基于生理学、语音学,本质上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同样适用于“累加试验”的验证。

(二)“累加试验”证明马蹄韵是“规律所指”

40年来,关于马蹄韵作为规则,是否具有“唯一性”,正反双方进行了持续的争鸣。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家的认识已统一到这个层面:对联作为格律文体,其句脚需要符合“声美规律”,大家的认识可以统一到陆伟廉先生总结的“三原则”上:①摒除单调,②疏散同声,③平衡平仄。即“朱氏规则”等不符合“三原则”的特殊安排方式,人们基本已经公认它不具备成为基本规则的特质,真正的“规律揭示”应在符合“三原则”的大范畴来寻找。

下面,我们就从这个共识出发,将不符合“三原则”要求的同声、单调且平仄不够平衡的朱氏规则和同声的“全仄全平型”等特殊的、不可能是基本规则的安排方式,排除在统计之外(以七句联的上联句脚为例,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不纳入统计),再把样本中符合“三原则”要求的上联每个分句句脚平仄安排的次数累加一下,看看得出的统计结果是什么。

QQ??20191025154540.jpg

如同用铁屑显示磁场分布规律,我们可以看出:

1)的确有明显的规律性存在。如果毫无规律可循,应该是除了最末一句,其他各分句句脚“平”与“仄”安排次数都比较接近五五开才正常。

2)整体表现出“一三五相对模糊;二四六尾分明”的特点。

3)除了第一句不太吻合之外,累加之下,展现的是“马蹄韵正格”的面貌。

考虑到五言、七言律句有两种标准格式,以及长联的句脚和句中平仄安排表现出的明显相似性,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前人在安排长联句脚时,也可能受两种基本格式的“逗引”。为了进一步看清“累加效果”,我们把五句、七句联也分两种情况累加。

鉴于五句联第2分句的句脚“平声”情况只有40副作品,七句联第2分句句脚用“仄声”的情况只有28副作品,明显比另一种178副和49副数量少,累加样本太少,我们只统计第2分句的高概率声调,看看情况:

QQ??20191025154616.jpg

很显然,平仄分布的趋势更明朗。

至此,有人还可能要说:你把“朱氏规则”排除在外,再统计,得出结论当然对马蹄韵有利呀。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我们再把马蹄韵正格和李氏规则正格也排除在外,同样做以上两种方式的统计,得到的结论是:

QQ??20191025154720.jpg

五句联的规律更明朗;七句联样本数量虽小,也初显风貌。读者朋友可以选择更大的样本进行“累加试验”,定将看到更清晰的结论。

“累加试验”表明,若充分考虑人们在“首句”安排平仄的随意性,马蹄韵规则的确是规律所指。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美的召唤”,原生态作品并未脱离规律的指挥棒,而体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文/刘可亮(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刘可亮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10/25/61534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