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员干部须有“痴性”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刘艳秋 2019-09-27 17:04:33
时刻新闻
—分享—

“性痴,则其志必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出自蒲松龄的《阿宝》。意为个性一往情深,则其心志专一:因此专心在书籍上的人,文章必定写得好;专心在工艺上的人,技术必定精良。

党员干部也应是具有“痴性”的“痴人”,痴于自觉地做出表率,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痴于忠诚,痴于信仰,痴于人民,做到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对标对表。

痴于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自党的十一大开始到党的十九大,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把“对党忠诚老实”规定为党员的八项义务之一。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痴于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放在首位,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魂,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只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才能做到心中有魂、脚下有根,才能坚守初心、行稳致远。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必须要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强化组织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作为从政准则,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情怀,诠释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

痴于信仰。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是战无不胜的力量。党员干部痴于高尚信仰,就会胸怀远大理想和公仆情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往开来,履行初心使命,重在坚守信仰信念信心。痴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鲜红党旗上写下忠贞,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坚定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心中时刻高高扬起信仰的旗帜,才能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在惊涛骇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岿然不动。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使命之光荣、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从内心深处真正崇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理想信念的忠实守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树立高尚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痴于人民。“众而不可欺者,民也。”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就是各级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痴于人民,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党员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在推动涉及人民群众福祉的民生工作中,要有“拓荒牛”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魄力,“老黄牛”俯首攒力、躬背拉犁的精神,“孺子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品格。“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直痴于这个初心,人民群众才听党的话、才跟党走,中国共产党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才能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才能让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大。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9/27/60742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