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初心、担使命,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张毅 编辑:王小杨 2019-09-09 15:33:07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中央作出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部署,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我通过学原著、悟原理,理解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是自己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

一、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早在党成立之初,就把“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无论是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还是国家富强,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初心。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烟雨朦胧的南湖上的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党的根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98年前,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13名代表,从这里播撒中国革命的火种。98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红船精神”永远是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949年,毛主席在进入北京城时说是来赶考的,为什么说赶考,当时也是有一个背景。郭沫若在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也就是拿李自成的失败说事,通过对李自成集团攻入北京后的种种腐败行径的剖析,分析其不能巩固政权的根本原因,当时是影射国民党反动派的,但是也引起了共产党的高度重视。因此,毛主席在进京的时候讲到要赶考,要看看共产党人进了城会不会腐败,会不会五子登科(票子、房子、车子、妻子、孩子)。

刘伯承在与一位高级将领谈工作时曾经说过,1949年刚解放进城,6个军区司令员去看毛主席。当时他心想,毛主席可能要讲几句鼓励的话。没想到毛主席一上来就来了一句狠话:“你们这些人要守规矩,听指挥啊,不然我就从你们几个人开刀。”刘伯承说:“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颤,他是多么严格啊!”

可见,中国共产党历来是有规矩的,这个让战功卓著的将帅们心里打颤的规矩,就是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本变色。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把新中国的成立都视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都说明了我党有着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基因。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拨乱反正,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改革开放,凭的也是初心——革命为了什么?为了民族福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都可以施行。这才有了理论的飞跃,国力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新常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惩治腐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这个落脚点,还是这个基因在起作用。

98年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怀着这种“初心”,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必须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扎实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大步向前迈进。

二、作为农业农村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部门,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从现在到2020年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作为农业农村工作者特别关注和实施的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是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解决的是农业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以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为手段,通过对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效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合,主要涉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当前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集中解决好一系列问题,如,农民要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我们“三农”工作者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懂农业就是要学习党的涉农政策,精通农业技术,具有为农业服务的本领。爱农村就是要能够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不要贪图享乐,能够吃苦。爱农民就是要了解农民的想法、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服务,为农民排忧解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多出一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业人。只有懂农业,才能了解农民的疾苦,知道农民的需求,只有爱农村,才能从心眼里希望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只有爱农民,才能真心做实事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三、守初心,但使命,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为农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扎根服务于“三农”事业,恪尽职守,扎实工作。

一是强化忠于职守的奉献意识。要心底无私、克己奉公,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办实事、多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紧密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完成任务;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实现人生的崇高追求,舍身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二是强化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与当前各项“三农”工作相结合。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廉洁从政意识、服务意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强化农业农村发展的行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立足自己的工作,认真谋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全面发展出发,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主力军。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农产品电商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服务型合作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打好脱贫攻坚战,让农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文/张毅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情分析研究中心)

来源:红网

作者:张毅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9/09/59561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