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守正创新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度

来源:红网 作者:杨晓溪 编辑:陈晓丹 2019-08-29 20:35:27
时刻新闻
—分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强调要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也为新时期思政课建设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时代坐标。高校思政课能否适应时代要求、走出低效范式困境,需要反观过去,定位现在,看向未来,在守正和创新之间平衡张力。

不忘高校思政课初心,担当新时代育人新使命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衍化是长期的,一个民族瓦解都是从思想开始。高校思政课是通过理论教育的方式解决人的思想政治问题的课程。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维护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武器。最初为解决中国问题,无数革命先驱广泛宣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思政课的雏形;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指导工人运动、革命斗争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伊始,正式在高校专门开设思政课,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校思政课始终与新中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同向同行,虽然在内容上应形势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但开办思政课的初心始终不变,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提出了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忘思政课初心,自觉履行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思政课教学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以理服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的魅力和效度源于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高校思政课的“理”在哪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依托,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政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不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不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正面回应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话题;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武器,彻底地解疑释惑;就要充分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政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奠定基础。能否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这门课程实效性的重要考量。历史塑造文化,文化凝结价值。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价值的生命力,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价值属性的充分认可和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高校思政课在教学中要强化“以文化人”理念,凸显文化渗透作用,以优秀文化为基本、以育人内容为导向,实现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高度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振文化自信,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增强文化内涵,用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教学感染力。同时,要构建具有民族文化标识的思政话语体系,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中,用饱含民族精神的文化故事激发青年学生的价值共鸣,使思政课鲜活生动、充盈饱满。

结合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型实践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创新蕴藏于实践之中,探寻思政课的创新之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型实践。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思政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特殊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要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回望高校思政课建设之路,无论是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平台持续拓展,还是教育途径和方法日益丰富,归根结底都要服务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而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结合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当然,有效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一定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要秉承科学理性态度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新方法新路径,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和“八个相统一”,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文/杨晓溪(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杨晓溪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8/29/59045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