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轻干部须打破“门口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陈晓丹 2019-08-27 14:30:00
时刻新闻
—分享—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工作复杂多样、千丝万缕,基层年轻干部常忙得晕头转向,为百姓解决问题、办理事情之际,偶尔出现断片、“接不上茬”的情况,如“前一脚”还在忙其他事,“后一脚”群众过来问话,下一秒就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要说啥,以致支支吾吾、左想右思、不知所措;甚至,有的红红火火、跑前跑后“连轴转”,稍微一个关卡抛锚,接下来就顿时“冷却”,“一连几天打不起精神”。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着“门口效应”,意指从一扇门走进另一扇门,站在门口突然忘记为什么而来。

可以说,不少基层的年轻党员干部深受“门口效应”影响,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也扰乱了单位的整体部署和计划安排,工作成效、任务质量也难以保证。自然而然,或多或少给百姓群众利益造成直接伤害,不利于基层工作长期持久运转和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此外,“门口效应”长期存在,也容易给基层年轻干部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和破坏,既不利于其储蓄“革命的本钱”,也不利于孕育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和干事氛围。所以,无论如何也得想想办法、出出主意,打破捆绑在基层年轻干部身上的“门口效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工作固然充满了挑战性、突发性和多样性,然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基层”,往往对基层复杂局面有“老下数”,从而做到得心应手、应对自如。这从侧面说明,若能对基层工作多些了解、多点准备,还是能够拿出“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灵活招式,确保日常工作有序开展、坚守岗位职责。从某种意义上,基层年轻干部遇到的“门口效应”,与缺乏历练、缺少经验、缺失本领关系密切,所以遇事毫无章法、打算不够、规划不细,应对“多头”矛盾常“双拳难敌四手”。

自己是自己的摆渡人。基层年轻干部勿要对暂时断片、偶尔“掉队”恐惧和怀疑,还须奋力前行、锐意实干、勇于担当,越是在“门口”交叉地带、问题重叠区域、群众诉求纷纭处,越要相信“成长的力量”、坚信“淬炼的奇迹”,自觉克服困难“冷却”期和“冰冻”点,拿出意志力和战斗力,先保持沉稳从头梳理一天的日程、需处理的问题、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哪怕重新“翻篇”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百分之百到位、不留“漏洞”。如此“地毯式”、全方位补齐“断片”短板、摸清“门道”,一来可塑造个人的坚韧度和毅力性、耐力,二来又可确保工作不“塌方”、任务不“烂尾”。

俗话云,“多一双眼睛,多一份智慧”。基层年轻干部推不动的工作“门”、看不准的问题“门口”,作为老前辈的基层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定要激发“搭把手”的热心肠、秉持“传帮带”的责任心,时刻为年轻干部“敲敲边鼓”、加油打气,有必要时提供实在的指导、可行的帮助,言传身教引领年轻干部走出误区歧路、走向下一个成功。无论于单位大局、还是于协作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助攻,也是推动基层年轻干部打破“门口效应”的“他力量”。

文/段官敬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8/27/58724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