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和“冲刺阶段”,尤其要“精准发力”,要奔着问题去、向着困难攻。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念好“脱贫真经”,要精准滴灌不要大水漫灌、要蓄水养鱼不要放水养鱼、要精准施策不要面面俱到。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尽锐出战、集中火力,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明确靶向,做到“因户施策”。当前,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摸清楚,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这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靶心不散”,摸清底数,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同时,树立坚定信心和决心,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一方面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贯彻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略,全力以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我们要甩开膀子大胆干,找准“穷根”,做到真扶贫。总的来说,我们脱贫攻坚的成效是明显的,脱贫摘帽有序推进、“两不愁”总体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即将完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需要长期逐步解决的问题影响我国如期实现脱贫的目标。我们干部要甩开膀子大胆干,做到真扶贫。进一步压实压紧脱贫攻坚责任,抓紧抓实抓细脱贫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使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舍得下“绣花”的功夫,摸清底数、找准“穷根”,做到真扶贫,拿出过硬措施和办法,助力贫困老乡改变长期落后的面貌,生活质量得到长久提高。
我们要带着头脑积极干,聚焦“精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如今,“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国有6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一部分留守儿童上学困难。如果到了2020年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脱贫攻坚成色。对以上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既不降低标准,也不抬高标准,切实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要根据部门职能,明确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指导各地进行筛查解决,制订实施方案,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确保不留死角,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强化政治责任,亲力亲为抓好脱贫攻坚,多一点“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的干劲,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凝心聚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陶玉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