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文章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课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应当贯穿于党的发展始终。党一经成立,就自觉并坚定信念,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鲜明地亮出了政治旗帜,开始了党的政治建设。从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到延安时期毛泽东首次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定政治自信,始终是我们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坚定政治自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夯实保持党团结统一的政治根基,就要坚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做最可靠、最担当、最有为的人。
党的政治建设,应当贯穿于政治生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敢忘忧国”。这种家国情怀,正是对政治的关切。一个具有坚定自觉性的政党,才能通过反复锤炼,坚强党性、百炼成钢。一个“健康洁净”的政治生态是我党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必须靠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坚定与自觉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虎拍蝇”,政治生态状况必将得到改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必将好转,政治生态必将“天朗气清”。让清清爽爽的政治环境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党内法规制度越完善,越能得到有效执行;制度的笼子扎得越紧,政治生态就越清朗。
党的政治建设,应当贯穿于主题教育。正视问题,才能发现不足、找到短板;刀刃向内,才能解决问题、不断进步。《老子》中有句话,“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也就是说,坚定“把问题当问题”的自觉,才能不出问题。主题教育就是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在学习教育中真正理解“知其初心,还要知其所以初心”“知其使命,还要知其所以使命”。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自觉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真刀真枪”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对照“初心使命”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去检视问题,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并“真改”。
党的政治建设,应当贯穿于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心里要常念叨这几句话,坚定权为民所用的自觉。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要为人民办实事,就要坚定为民服务的自觉;坚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自觉,找准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担当作为、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的差距,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以“实打实”的业绩赢得百姓“金口碑”。
坚定思想,才能行动自觉;坚定信仰,才能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旗帜,才有自觉定力。新时代,牢固把握坚定性与自觉性,才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结好“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永恒课题。
文/贾建荣
来源:红网
作者:贾建荣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