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习故事丨渔阳里到百坭村,青春政党与青年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刘艳秋 2019-07-08 08:53:48
时刻新闻
—分享—

QQ??20190705093935.jpg

【编者按】时代向前,历史空留,穿行其间的精神却亘古而恒定。打捞散落的故事,学习不变的精神,我们特别推出“学习故事”专栏,以理论学习为出发点,以故事为载体,带您重温近百年间,我们党永恒的初心。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1917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中的振臂一呼,仿如一把火炬,点燃了旧中国的黎明。自此,步履蹒跚的老旧国度里,开始了一场白首中国的青春救赎。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北京的学生们游行了!”

1919年5月6日,从北京回来的同学向俞秀松讲了一件奇闻,自己在街上看见一家理发店的门口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国事如此,无心整容”,横批“诸君不必光顾”。

“满大街都是学生,他们挥着旗帜,喊着口号,一起向赵家楼聚去。”听着这样群情激奋的描述,俞秀松仿佛听见学生们的声浪,倾泻进了杭州的荒寒中。

“连理发店的老板都在声援五四运动,接受着进步教育的学生们,难道不该行动起来吗!”俞秀松的号召,仿佛一股激流,让已然满盈的河道终至漫出。

于是,汪洋恣肆,脱缰而去。

5月12日,杭州14所学校的学生们汇集在湖滨公园,俞秀松的身影,出现在了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他挥着大旗,在广场的集会上大声喊口号,在露天的演讲桌旁讲述着爱国热忱。日本的领事馆前,也是他率先发出第一声怒吼。

青年学生的巨浪,在他的风发意气下,冲破了杭州的沉默,也震动了这座城市年轻的灵魂。

学生觉醒了,工人觉醒了,这个大国的一隅,又一片土地被点燃了。

u=3747165309,514662242&fm=26&gp=0.jpg

五四运动油画

自那日起,游行时纷飞的各色旗帜,仿佛总在他的眼前晃动。

他明白,是他心里渴望改变的风吹起了它们,同样被吹起的,还有心底战斗的激情。

于是,北上的决定顺理成章。

然而守旧的父亲却坚持让他完成家庭包办的婚姻,在看到他要求支援路费的家书中称自己“韵琴同志”时,又好气又好笑。父亲便汇给他一块钱,并回信说,“四万万同胞都是你的同志,每一个同志给你一块钱,一切问题岂不都解决了”。

但“韵琴同志”想不到的是,这些同胞,竟真的支援了俞秀松同志北上追寻真理、追寻理想。因为,这个国家的青年们,自觉要担起天下的兴亡。

在北京,俞秀松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五四运动之后,不论工匠、农民还是商人,他们的话题都围绕着国内和国际的大事,食品店里,他们谈论着巴黎和会上的谈判;茶馆中,“莫谈国事”的标语已经不再时兴。街上,满是进步学生散发的传单。

他意识到,这个沉睡的大国,在青年人的奋力呐喊之下,开眼看世界了。

但空有一腔热情,无济于事。俞秀松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中国该往哪里去?

迷茫与探索中,1920年,俞秀松南下来到了当时思想最为活跃的上海。在陈独秀的介绍下,他住进风云际会的渔阳里6号,与李汉俊、陈望道等几个年轻人相遇。

timg (1).jpg

《新青年》杂志

爱国青年的能量与勇气,早已将他们推上政治舞台,并被寄予殷切的希望。他们自觉,担当先锋,推动“青年之中国”,已成他们的使命。

1920年8月22日,在这8位年轻人的发起之下,中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成立。俞秀松任第一任书记。

正如毛主席后来所说,“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渔阳里6号,自此成了中国红色基因的孕育地之一。

那一年,他才21岁。他的背后,是同样一群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青年。


恰“青春”青年,敢教日月换新天

亲历“五四”运动的美国学者杜威曾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洗的政治改革运动,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没错,在这个了不起的国家,这群“孩子”不仅做到了,还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正是13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以后,“青春”便写进了这个政党的血肉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敢想敢闯的拼劲,开天辟地的干劲,是这个“青春”政党对青年的期盼。

这同样是青年师长张子清对“青春”的理解。

尽管那时,他正躺在病床上,竭力忍耐左脚脚踝处的枪伤。

那是1928年的4月22日,为掩护朱德、陈毅部队转移,张子清率部打退了敌军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但不幸的是,他中弹了。左脚脚踝被子弹打断,他只得心有不甘地退下战场,躺上担架,被送进茅坪红军医院治疗枪伤。

缺医少药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里,根本没有取子弹的手术工具,更没有手术用的麻药。张子清得知后,只拿了根木头咬在嘴里,便让医生处理伤口。无奈下,医生找到一把竹镊子,狠下心伸进伤口,夹取子弹。

421a7822-b8b8-4541-ae9f-7979e0777d0d.jpg

红色青春史诗大剧《秋收起义》中的张子清形象

一边,张子清痛到汗湿衣服,另一边,没能取出子弹的医生也急得满头大汗。几次尝试,都未能成功。

痛到几乎昏厥的张子清想起了他的父亲,11年前,他的父亲——江道区少将司令张建良在战乱中受伤,临终前嘱咐他,要胸怀天下,心怀人民,把革命当作人生最大的荣耀。

那以后,张子清一直在寻找实现父亲遗嘱的路径。

1925年,23岁的张子清有感于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气概,秉承父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7年上井冈山到如今负伤,他大大小小的战役参与百余次,立下赫赫战功。现如今,却只能躺在病床上,遥望前方的青年同志们浴血杀敌。

伤口反复感染,他始终不能重返战场,不甘与无力,向他袭来。

1928年底,有一批重伤员送来医院,急需马上手术,但医院没有消毒的药品。眼见这些重伤员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张子清叫来了着急的医生护士们,递给他们一小包盐,让伤员们清洗伤口,尽快消毒做手术。

医生们不知道的是,这小小一包盐,是战友们见师长的伤口反复感染,腐肉剃除又生,于心不忍中从每天的伙食里,一点点省出来的。

可张子清一粒也没用,完完整整地交给了医生。“如果自己已无力站起,那便把机会留给青年的同志们吧。”

战士们伤愈重返前线,张子清的伤口却已经感染上行至腹部,终至耗尽了他的生命。

timg (2).jpg

张子清烈士纪念馆

或许,弥留之际,他会想起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誓言吧。

那时,他婉言谢绝了父亲世交,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谭延阀,保送他去美国留学的好意。

如果当时同意,他的命运或许就此大不一样。至少,远不至于因为缺少一支小小的青霉素,便丢了性命。

但他依然相信,当时的决定没有遗憾。虽然一生唯一的憾事,是再也没有机会,亲眼见见新中国的曙光。


“要重视青年作用,依靠青年力量”

百年来,那自渔阳里点亮的破晓之光,照耀着这个青春的政党一路走来,一路奋战与拼搏,终把耄耋大国,变为朝气昂扬的青年中国。

而今,这星星点点的破晓之光,遍洒华夏大地。比如其中一束,被青年党员黄文秀,带进了广西百色市那个扶贫一线的百坭村。

即便,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她的生命定格在青年。但她身上体现的青年精神,将永远飘荡在这个新时代。

从渔阳里到百坭村,从为革命洒热血的张子清们,到为中国梦奋斗的黄文秀们,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正在将中国梦变为现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殷切期盼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青年,重视青年作用,依靠青年力量。

而我们的优秀青年党员干部们,正义无反顾,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岗位,建功新时代、奋斗永不息。

文/雁丘


相关链接:

学习故事丨首译版真理书的前世今生:藏身黑暗,依然甘甜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7/05/56853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