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员工用“OK”回复,领导勿要“上纲上线”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王小杨 2019-06-16 18:29:1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长沙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群里通知事情,一员工回复OK手势被批“不懂规矩”,随后领导在群里和这位员工说:“一会儿自己去找人事办理离职手续”,该员工被开除。员工对媒体称,忍住没动手,很多同事都觉得过分。目前,该酒吧要求全员回复“Roger”接收指令。(6月1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诞生,不仅方便了现代人的休闲交流娱乐,也成为了工作上的好帮手。但是,在微信工作群上究竟应当如何“发问”“回答”,是否有统一刚性的标准?领导能否以员工的“发问”或“回答”方式为依据,判定某位员工的优与劣?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在近日多次引发职场纷争,并使舆论发酵。

在最新一次的纷争中,某位酒吧员工以“OK”的手势表示收到通知,竟然引得领导“勃然大怒”。该领导斥责该员工“不懂规矩”,并以此为由直接开除了这位员工,真是好大的“官威”!

不可否认,某些网络语言是有特殊的语境,比如“呵呵”“嗯”等词语,在熟悉的朋友之间使用这些词语,或许会显得亲切而随意,但是如果在工作交流中运用,则会使得对方不明所以,既可能耽误交流效果,也显得颇为敷衍。因此,此类网络语言确实不适用于工作交流。

但是,事物没有绝对性。在网络上,某些图片、表情乃至词语虽然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新诞生的,经过很长时间的传播使用,已经在网友们之间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义。就比如这次的报道中,从新闻截图可以看到,领导让员工把开会的资料发给自己,员工很快回了一个“OK”的手势。这是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回答,绝大部分的网友都会判断出相同的结论:这位员工收到了领导的指令,并且会把资料发给领导。然而领导却上纲上线,长篇大论一阵所谓的“职场教学”后,竟然开除了当事员工。

或许会有个别职场“老人”处变不惊地说:“职场有职场的规矩,既然领导这么要求了,这就是一种职场文化,应当遵守”。但笔者以为,“职场文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不能把领导的主观意见就当做是绝对标准。健康良好的“职场文化”应当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给员工希望和归属感,帮助他们成长。试问此次事件中,“OK”手势的使用与否真的能挂靠“企业文化”的层面上马?

归根结底,是某些职场领导骨子里面“官僚主义”作风,以自己个人的好恶来要求和评判下属的行为。稍不如意,动辄摆出“语重心长”的姿态来教育“职场小白”,或者挥舞“处罚、解雇”的大棒。这种以“开除”相威胁的作法,不仅有违反我国《劳动法》的嫌疑,更加不利于企业的成长。

文/刘倩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6/16/55933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