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高考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来源:红网 作者:张涤 庹勤慧 易金龙 罗健 编辑:张瑜 2019-05-25 17:20:32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中医人才培养面临重大挑战和困境,必须深化改革创新。

一、中医药教育和人才队伍现状堪忧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主要是中医人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

1. 中医高等教育教学出现偏差。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摇篮,但现行的中医高等教育却面临着西医化的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医的同时,还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西医、外语和计算机。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有的降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中医传统文化逐渐淡化,有的读不懂《黄帝内经》、《伤寒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更可怕的是,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很多中医研究生不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的模式,研究细胞和分子,做大量的动物实验。说是“中西医并重”,实际上是“重西轻中”。其结果是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精“CT、B超”。对此,有的专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

2.中医药人才面临“传承危机”。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医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约897.8万人,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只有52.7万人左右,占6%不足,这些人员当中还有相当多的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化的从业者,真正从事中医药的人比例更少。更为担忧的是,在每年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中,从事医疗临床的不到30%,其中纯从事中医临床专业的还不到10%。基于现在的中医教育模式,造成了中医一代不如一代,从事中医临床的越来越少,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国医大师。“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批老中医的深深忧虑。

二、现行的中医培养途径不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

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师承培养和高考选拔进入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两条路径,都存在缺陷和弊端。

1.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培养。师承培养模式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它具有中医的个体化、经验性、地域性等特点。授业医师大都是具有相当高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大都是从小(10岁以前)师承,师承后就开始背诵大量的中医经典著作和汤头、药性、脉学等歌诀。老师不断地传授、监督和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中医药知识。同时,学生跟在老师身旁耳濡目染,边学理论边跟师临床,不断学习和传承老师的中医药诊疗技巧和方法。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中医基础好、功底深的特点,尤其对中医必须背诵记忆的知识朗朗上口,终身不忘,为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过去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和国医大师。而现行师承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毕业后才跟师学徒,他们没有中医基础,在生理年龄上也不是记忆力最佳的年龄,这种师承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中医基础较差、功底不深、中医知识不系统。他们仅仅是为了考取一个中医从业资格证,寻求就业的岗位。

2.高考选拔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培养。院校培养是按照现代科学普适性、规范性、实验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再结合中医教学大纲培养中医人才。由于是通过高考选拔入学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8岁左右,他们没有中医基础和中医文化底蕴、更没有背诵记忆中医基本知识的年龄优势,进入学校后才开始接受中医的教育。由于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大量的文献需要背诵记忆,学习起来难度相对大一些,加上还要学习西医知识、外语、计算机及学校要求参加的一些社会活动,虽然教学大纲中强调要求学生背诵部分中医经典著作,但学生没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地背诵,造成了学生的中医基础不牢、理论不深,最后培养出的学生“中不精,西不通”,属于批量化生产的“中医西化的学院派”。

以上两种现代中医培养模式均不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不利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三、培养国医大师需要中医“童子功”

1.国医大师的培养需要中医“童子功”。中医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保留着大量的中医经典文献,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这些传统留下的中医药基本知识,是每个中医学习者必须背诵理解掌握的、不可缺少的中医基本功。只有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临床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从老一代国医大师成长的轨迹分析,他们都是传统的师承家授,从小就对传统中医文化耳濡目染,从小就接触了解、背诵记忆大量的中医经典名著和经文,有相当深厚的中医“童子功”和中医文化底蕴。他们当中还有一部分不光中医功底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当的基础,造诣颇深。

2.中医培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生理学和心理学揭示,人的一生中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知识往往终身难忘,13-20岁记忆力也相当不错(有研究表明:0-15岁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15-25岁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25岁以后是思维力最佳的阶段)。在前两个年龄阶段,让学生多背诵记忆大量的中医经典文献,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受益终身。因此,练好中医“童子功”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四、中医招生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鉴于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中医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的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各有弊端,因此需要既遵循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法又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规范,必须从中医药院校招生制度和中医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中医药院校实行“特长生”招生制度。中医人才培养需要“童子功”,中医药院校招生也应该参照现行体育、艺术生招生一样,采取中医“特长生”招生制度,享受其招生政策。或由中医药院校通过自主招生等途径,招收有中医家传背景或中医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特殊学生,以此来提升中医生源质量。在招生时采取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相结合,按一定比例录取学生,或将专业分和文化分的比例按6﹕4,甚至可将专业分占比提得更高一些。

2.改革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一是通过“特长生”录取具有相当深厚“童子功”的学生,他们对中医知识有相当牢固的根基。因此,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评价体系必须与之同步,制定相适应的中医教材、中医教学大纲和中医教学考核评估标准体系。二是要尽量减少西医教学,防止“中医西化”。三是要在入学的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实行特殊化培养,如开办“中医精英班”等,实行纯中医教学。四是要采取学校教学与师承相结合的新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五年学习中可以拜师。五是在中小学阶段引导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小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适度适量跟师学业,培养兴趣,积淀基础。

3.改革和完善相应配套政策。培养中医高素质人才,必须有合理有利的政策导向,在升学、就业、师承、晋升、薪酬各个方面实行特殊有效的政策,引导青年才俊有志于学,国医大师有心于传。

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科学的符合中医教学培养规律的新思路,培养一批真正的中医人才和国医大师,从源头上解决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

(本文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教授张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庹勤慧,民革湖南省长沙市副主委易金龙,湖南省卫健委《健康必读》全科医生杂志社社长罗健)

来源:红网

作者:张涤 庹勤慧 易金龙 罗健

编辑:张瑜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5/25/55358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