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对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嘱咐当地群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正确的路线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为期不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讲话,立志向、教方法、鼓干劲,为新时代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彰显担当作为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是新时代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立愚公移山志,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志向就是努力的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做好几千年来人类没有解决的难题,缺少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雄心壮志,那是不可想象的。13亿多中国人民乃至全球70亿多世界人民的眼睛都汇聚于此,一同期待着这项人类壮举。这是中国共产党交付人民和时代的一份深沉答卷,这个答卷,我们必须答好,我们也一定能够答好,全党同志和广大干部都要有这个决心和信心。
用精准扶贫法,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方法对头,往往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常常事倍功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并提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精准扶贫不是手榴弹炸跳蚤,而要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做好扶贫的具体工作来夯实发展的基础,用发展来推动扶贫事业的实质性、整体性进展。
鼓实干苦干劲,不驰空想、不骛虚声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些问题我们历史上都有深刻教训。对这类问题现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渐。”6年多来无数扶贫干部和各级领导都签了责任书、下了军令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20年即将来临,脱贫攻坚胜利在望,有不少同志出现了可以停一停、歇一歇甚或是降低标准、以次充好、弄巧作假地完成任务的想法。这些想法很容易导致我们的工作功亏一篑。广大干部一定要鼓足干劲,一鼓作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的干部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就具备了打赢更大硬仗的基础,我们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精准脱贫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如果仅仅被眼前的一点成绩冲昏了头脑,那是比较渺小的,因为更骄傲的还在后头。
(本文作者范东华系湖南省委网信办干部,杨若楠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范东华 杨若楠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