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人民为本 为人民抒情

来源:红网 作者:刘致邦 编辑:陈晓丹 2019-03-13 16:10:46
时刻新闻
—分享—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伟大的功绩都应归功于人民,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领导和开展各项群众工作的基础。文艺工作和社会科学工作同样如此,只有俯下身子聆听人民的声音,紧随时代的脚步,为人民立言,方能创作出贴近生活、打动人心、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感同身受的优秀作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涌现出一句又一句的“习氏金句”,既提出了具体要求,又包含着殷切期盼。以人民为本、为人民发声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样也是烙印在共产党人骨子里世代相传的优秀品格。

为什么要为人民去创作?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厘清和找到文艺创作、哲学社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力。

早在1934年,鲁迅就振聋发聩地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问到“谁才是中国的脊梁”,最后得出结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所谓的“地底下”和“民族的脊梁”,指的是同一类人,他们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中国最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能不能创作出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最根本的途径取决于文艺工作者能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取决于文艺作品能否做到扎根人民、扎根时代、扎根生活。

广大的人民群众塑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精神风貌和人文品格,文艺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向人民学习、为人们发声的过程,也是追本溯源的过程,更是一个民族自我审视的过程。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永远都是和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民,文艺作品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空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文艺、人文社科作品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把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作为己任,把家国情怀和民族荣誉融入作品,将爱国主义视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催生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从余华的《活着》,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扎根本土、反映时代的典型。

当前正值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在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的号召下,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科工作者应当肩负更多的使命与担当,创造出更多深刻反映时代、历史变革的优秀作品,从当前中国伟大的创造中去寻找回答时代课题的答案。

文/刘致邦

来源:红网

作者:刘致邦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3/13/52116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