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湖南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湖南日报记者 罗新国 摄
2018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好不热闹,来自99家中外媒体的141位记者“长枪短炮”聚焦湖南,记者们踊跃提问,代表们精彩作答,整个互动场面气氛热烈。
3月8日的开放日里,哪些话题备受记者关注?两会湖南代表团都聚焦了哪些有关湖南发展的热词?根据开放日真诚坦率的一问一答,小编为你总结了七大关键词,带你分分钟读懂砥砺奋进的湖南。
从高质量发展到脱贫攻坚,从严惩腐败到洞庭湖治理,从振兴实体经济到“一带一部”、再到“芙蓉人才计划”助推创新与开放,七大关键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透过这七大关键词,感受8个字:激动人心、夙愿可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思想荟:中国发展已进入新时代,经济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互促共进。
声音:在湖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来自人民日报的记者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发问。杜家毫介绍,近年来,湖南抢抓“中国制造2025”试点省份先行先试的机遇,制定了行动方案,着力发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这是下一步湖南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点。”
启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在产业,根基在实体经济。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了“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型的步伐。正如前不久杜家毫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聚力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文章指出的那样,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企业、具体项目上。
关键词:脱贫攻坚
思想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大精准扶贫力度。
声音:新华社记者就湖南脱贫攻坚的成效、经验和下一步打算,将问题提给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许达哲介绍,湖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700万人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9%下降到3.86%。许达哲还介绍了湖南通过“一县一特”“四跟四走”以及整合扶贫资金等扶贫模式,凝聚起了全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启示:湖南作为扶贫大省,要始终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挂图作战、按图销号。着力创新和完善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坚决防范假脱贫、保证真脱贫。
关键词:惩治腐败
思想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就会滥用,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
声音:“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都不能动,谁动了就摘谁的帽子,这是一条红线。”在回答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关于反腐的问题时,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傅奎的回应直接而有力。几年来,湖南开通“互联网+监督”平台,对民生项目资金实施全程监督和全面公开。紧紧聚焦贪污侵占、虚报冒领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执纪问责,查处了一批“蝇贪蚁腐”,先后处分了7000多人。
启示:湖南对腐败行为标本兼治,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并率先出台规定,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在金融活动中谋取私利。净化了政治生态,促进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洞庭湖治理
思想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五年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声音:“还洞庭湖一湖清水,造福子孙后代,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决心坚定不移。”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洞庭湖保护和治理的问题时,杜家毫的表态斩钉截铁。杜家毫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指示,湖区上下全员动员,集中开展洞庭湖专项治理。如今,“水变清了、鸟儿回来了、江豚更多了,更令我们欣慰的是,这场整治行动得到了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
启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生态。只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母亲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指日可待。
关键词:振兴实体经济
思想荟: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声音:面对经济日报记者关于湖南在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制造强省建设中将有哪些举措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首先介绍了湖南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独特优势,并热情邀请中外记者来湖南一睹发展的活力和热力。在答记者问时,许达哲表示: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推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一个抓手。
启示:振兴实体经济,只有积极对标国家顶层设计,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让科技创新成果与实体经济更加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实体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思想荟: “一带一路”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世界面临的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为解决当前世界局势提供的一条解决之道、破局之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声音:“湖南不沿海、不沿边,但在‘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却越来越大。湖南将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湘企、湘品走向世界?”在开放日现场,中阿卫视记者馨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道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充分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优势,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继续深耕重点市场,优化湘企对接“一带一路”的区域布局,深化产能合作,继续推动和支持优势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听完杜家毫等代表的回答后,馨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他们的回答,让她领略了湖南在“一带一路”上的精彩。
启示:不沿海、不沿边曾是内陆省份湖南发展的区位瓶颈,要实现湖南经济开放突围,就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重构湖南战略坐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芙蓉人才计划
思想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核心领域对于人才的争夺将会进一步升级。
声音: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如何保障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问题时,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少峰表示,湖南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龙头,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落实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已经形成了人才回湘、入湘、留湘、兴湘的良好局面。
王少峰引用了一组数据:目前,湖南人才总量突破65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近300万人,来湘工作的外国专家每年稳定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一个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集群效应的人才高地正在形成。”
启示:湖南要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就需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行芙蓉人才计划,增创发展新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春天的湖南生机勃发,奋进的湖南脚步铿锵。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充分利用争创“创新型试点省份”的契机,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立足“中国制造2025”,将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制造强省建设和壮大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着力增强湖南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和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为促进“双创”活动、脱贫攻坚上新台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三个着力”指示要求,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与“一湖四水”治理相结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借力芙蓉人才计划集众智汇众力,奋力实现湖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崛起。
文/张渠鹏
来源:红网
作者:夏熊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