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先枢 黄启昌:湖南农产品的集散中心

来源:湖南陈先枢 作者:陈先枢 黄启昌 编辑:唐盈 2019-02-14 16:26:3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沙则是这个“大鱼米”的集散中心。自民国以来,长沙市场的集散功能在全国更具显著位置,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

  清初就相当繁盛的长沙米市,到民国已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冠,沿湘江东岸西湖桥、大西门、潮宗街一带形成了多处粮运专用码头。据长沙市碾米同业公会资料记载,民国初中期每年湘米输出在300万石左右。从长沙口岸出口的农产品中,谷米占了大头。据长沙海关统计,1905—1934年共出口谷米1825.5万石,年均58.9万石,占全省的84.56%。1919年长沙曾应英、葡驻华公使请求,向港澳大批量出口大米;到1937年长沙出口大米价值达900多万元。长沙谷米主要来自滨湖的南县、华容、澧县、安乡、沅江、汉寿、湘阴等县,占60%以上。从1931年到1934年输入粮食300万石,年均75万石;输出粮食100万石,年均25万石,进出之差额部分几乎被长沙数十万市民消费掉。

潮宗街粮码头搬运场景

  桐油是继谷米之后,湖南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民国时期,湖南桐油年产量一般约6O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四川。湖南桐油输出大致经3条线路,一是由沅水流域输出,集中于洪江、常德;二是由澧水流水输出,集中于津市;三是由湘江流域输出,集中于长沙。据统计,1912—1931年由长岳两关输出桐油507万担,年均25.4万担,占全国25%以上。其中1929年出口桐油换回白银230万两,占全年全省出口总值的45%,桐油商品率达80%。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广州沦陷之前,湖南桐油出口地由汉口改为长沙,经粤汉铁路输入香港市场。长沙油行从此大增,“美记”“同泰”“顺记”皆为大户,政府亦在长沙设桐油公司和植物油厂。

小西门美记油行

  油行以“美记”最为有名。美记油行1927年创建于长沙小西门,经理陶伏生(长沙县沙坪乡人)素以“诚信不欺”而著称,1938年因“文夕”大火停业,1945年长沙光复后在茨山街复业。复业后,业务扩展极为迅速,吞吐量为行业之最,先后在上海、广州、香港及省内常德、津市、大庸等地设有分支机构,1945—1949年每年销出桐油5—6万担,运销美国和欧洲,约占全省产量的9%。

  长沙是湖南省的牲猪的重点产区,不仅产量高,品质亦佳,其中宁乡流沙河猪以其早熟易壮、皮薄肉嫩著称于世。长沙还是全省牲猪的主要集散地。民国以后,湖南牲猪产量明显增长,1919年前后年产400万头,到1936年增加到700多万头。1924年长沙有“长丰”“万和顺”“公和顺”等6家猪行,牲猪来自邻县,主销汉口,或销外国洋行,年营业额约为800万元。据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省)》记载,1924年长沙、浏阳、宁乡、平江、湘乡、茶陵、南县、汉寿、衡山等县共计运销牲猪到长沙30.8万头,长沙市猪行发展到22家。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市场牲猪改销广西柳州、南宁、桂林,少量销往广东韶关。抗战胜利后,随着粤汉铁路的全线通车,牲猪多运销广州,并开创了穗港销猪通道,广州“大安祥”等6家猪行也到长沙开设了庄号。1947年湖南出口牲猪达14.24万头,占全国的30%。长沙牲猪市场的发达,还造成长沙屠宰业的昌盛。据《生计杂志》记载,1918年全市有屠行69家,到1931年发展到146户,全年宰猪7.9万头,厂商店铺和机关团体、学校等购猪大户,可发折子,买肉记账,定期结算。

湘江上运木材的船只

  长沙也是湖南省木材的主要销地和集散中心。早在清朝前期,长沙木材市场就在南湖港—带形成一定规模,以木材坐商为主体的同业公会开始出现。1852年(咸丰二年),经长沙府批准,在草潮门外正式设立了木码头,并由御贴批准成立了两家木材牙行,一家是南湖港的“胡源发”木行,另一家是草河街的“中孚”木行。民国成立后,政府下令拆除城墙,长沙兴起了城市建设热潮,街道两旁大兴土木,建房搭铺者甚多,木材市场越发兴隆,先后有十多家木行开业,其中以“人和生”“李德昌”“森懋昌”“大昌祥”“鼎升恒”“李广丰”“公顺湘”“协昌祥”8家生意做得最大,号称长沙木业“八行”。木材大量集中到长沙后,除了在当地销售以外,尚有大量剩余,一些木商开始另辟市场。大批木材在长沙改扎成大簰,经湘江,入洞庭,下长江,运送到武汉鹦鹉洲销售,数量逐年上升,对闻名全国的鹦鹉洲木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30—1936年长沙木材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木码头由南北两埠扩大到中埠、西埠。南埠以牙行为主,较大的木行有13家,从南湖港至灵官渡一带河下,日停泊木材在3000两码子(1两码子约等于1.4—1.6立方米)以上。北埠和西埠以小型木号主为,中埠木号以经营杂木板料为主。据载,1932年因鄂省木材市场生意冷淡,来货多集中于长沙,全市木业年营业额达100万元。

  长沙还是湖南省茶叶最大的集散市场。据海关统计,1909—1934年从长沙口岸出口的茶叶共21.6万担。长沙本身也是湘茶的重要产区。产区分布大致为:河东产红茶,供出口外销;河西产绿茶,供国内消费。

来源:湖南陈先枢

作者:陈先枢 黄启昌

编辑:唐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