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兴黑茶大业,安化整装再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黄正琛 编辑:余波 2018-12-23 22:44:49
时刻新闻
—分享—

  土能生万物,地能长黄金。

  黑茶甘醇,但种植黑茶是一项辛苦活、技术活,发展黑茶产业更是一笔难算的经济账。之所以说其难算,是因为以前安化交通条件落后,难以找到合适的销路,种茶容易卖茶难。如今,这笔账算清了,马安高速建成通车,彻底告别了县城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公路与销路双畅通。根据规划,安化把绿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把黑茶产业定位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路径越走越实。

  像安化这样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先天优势”不足使得发展难度较大,因此,要找对路子、精准发力,实现后来者居上。既不走“守着绿水青山饿肚子”的穷路,也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以绿水青山赢金山银山”的新路。于安化县而言,就是从致富观念中找出路,从绿色发展中找出路,从茶旅融合中找出路。

  从致富观念中找出路。一条高速通安化,黑茶送去千万家。不怕地理位置偏远,就怕思想观念落后。只要打通交通脉络,交通短板被打破,加上黑茶本身优质,好销路、好价钱就不是痴人说梦。马安高速正是在“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中建成的。更为关键的是,要让贫困群众树立发家致富的信心决心,增强其内生动力。比如,“自强自立”被写入安化县高马二溪村的奋斗宣言,“越勤越富”被牢牢刻在贫困群众的心上;致富带头人在创业之初立下“让农民在土地上收获尊严”的承诺,使得村民在小康路上铆足干劲。

  从绿色发展中找出路。安化县森林覆盖率76.2%,群山绵延、风景如画,曾经青山绿水之下掩盖的是贫穷落后,如今,安化巧妙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相继打造出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国家级名片,并构建起以茶为基,生态旅游、中药材、小水果等产业多元发展,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良好格局。一个地方总有自己的特色,也会有特别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就看它能否特别擅长去挖掘、特别擅长去利用,而安化县与其他地方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茶叶,其特色产业理应属茶产业。这正是,一片茶叶成就一大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从茶旅融合中找出路。怎么融?就是要把黑茶产业和旅游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效应。如果单纯发展黑茶产业,最终可能只会富了茶农、富了茶商;如果单纯发展旅游产业,缺乏其他产业作为依托,游客除了照片什么也没有带走,“回头客”数量少也将是必然。因此,我们不追求黑茶或者旅游产业的“一枝独秀”,而是要让黑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加相融,两者结合的经济效益产生乘数效应,进而推动各行各业在安化县内大繁荣大发展,既助力脱贫攻坚,又有益经济全局,这无疑是一条符合安化实际、具有安化特色的发展之路。

  往长远处说,我们更期待能推动茶旅融合深度发展,如何实现?就是要做长做强茶产业链条,让小小茶叶不再单调。积极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游客”的产业发展模式,将种茶、育茶、采茶、制茶、售茶、品茶等更好地结合起来,使茶种植、茶体验、茶文化相得益彰。如果要使黑茶能产生持久吸引力,那么就需要靠茶文化从深处发力。不要小瞧一片绿叶,对于安化人来说是乡愁,对于茶客来说,或许是品在舌尖的醇厚、记在心头的记忆。

  湖南卫视拍摄的新闻大片《黑茶大业》中有言:“在传承中创新,在复兴中整装在出发,今天的安化茶人,致力打造世界黑茶中心,他们以奔跑的姿态、时尚的理念,给古老的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站在新起点上的安化黑茶,正待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继续把“茶旅融合发展”的安化产业扶贫模式做细做实,让香飘了千年的片片茶叶香飘千里,安化人民也将在收获中感受幸福。

  文/黄正琛

来源:红网

作者:黄正琛

编辑:余波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12/23/47988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