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暨产业扶贫研讨会在益阳安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围绕“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文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傅晓华的发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时,明确提出“精准扶贫”。之后,全国掀起了“精准扶贫”研究和实践。对于精准扶贫问题的探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潮,在此,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谈谈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所以物质贫困必然导向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反过来就加重物质贫困。传统扶贫方式主要给予经济物质资助,而脱离产业发展的“内生物质变量”,必定是难以解决贫困根本的问题,甚至导向一种更可怕的“精神贫困”,大家都争当“贫困户”“建卡户”,滋生助长了不劳而获的心态、坐享其成的恶习。结果是事与愿违,偏离初衷。
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识不准的辩证否定,“精”在于找到点子,“准”在于找到路子。所以精准扶贫相对国家而言,这些“点”就是关键局部的发展,如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于某个区域而言,“点”就是某个乡镇或者村落。那么“准”是什么?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行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即生产力发展是贫困与富裕的内生因子,也是地方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定是“脱贫”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定而且只有他们自己创造,才是永恒的。产业发展要尊重从事这个产业的人的本质,即他们的社会性。要认识到社会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精准扶贫这个社会实践肯定不是简单产业发展的经济活动,不是简单搬运别的地方的经济发展路子。实践也表明,在一个地方被证明了是成功的模式,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适用。欧洲莱恩河治理模式搬到湘江就没有多大效果,20多年来,莱恩河还是莱恩河,湘江还是湘江,“打造东方莱恩河”也成为历史命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找准产业发展的经济路子,才是真正解决精准扶贫的社会问题,诸如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黄赌毒的问题等。这就涉及产业规划及其相关措施,也就是产业“上层建筑”,即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不是简单的强行带一个“大项目”进去,就是产业扶贫了。当然,问题都是辩证的,尊重当地居民不等于盲目地相信贫困地区人民的力量,从而放弃“项目”的帮助。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有作为,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的体制问题,而不仅是树立一个“龙头企业”就叫产业扶贫,最后该企业演变成有贫困特色的“地主”。据统计,农村不少黑恶势力起源于“龙头企业”,这其实就是一个“机制错误”的问题。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业发展要尊重人,也要尊重天和地。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着眼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而不是一哄而上都瞄准短平快的“乡村旅游”。同时,更要关注“思想贫困”的问题。扶贫先扶志,只有真正树立起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变授鱼成授渔,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哲学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从哲学上搞清楚精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问题,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进一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傅晓华
编辑:丹凤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