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与夜,各自为半。广袤的大地,盛装归来。
是的,秋分又至。
不过,与往昔不同的是,除了载满的喜悦,田野之上的亿万农民,还迎来了一个国家的注目。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一个节日,但它又不单单是一个节日。它的从无到有,它的专有属性,本身就传递出了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群体的尊重。
回望仍未散去的历史云烟,我们在这个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向农民、向乡土间最淳朴的中国,击节致敬。
乡土间的身影,划下改革的起笔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的冬夜,18位小岗村村民聚在一起,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在一张不起眼的纸片上按上红手印。
皖北一隅,自此暖日初升。翌年,锄镰飞扬的曲线,舞尽了小岗村人的骄傲——“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而在此之前,贫困扼住小岗人的咽喉。“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借着凤阳花鼓词,当地人传唱着彼时生存的艰难与悲凉。
红手印所开启的转变,或许在小岗人的预见中。但当时的他们恐怕未曾察觉,一个小村庄里的破冰尝试,释放出的是中国改革的初始动力。
从“大锅饭”到“包干到户”,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的调整,有效地激发了蕴藏在个体身上的发展活力。面对“如何建好社会主义”的时代考题,小岗村人冲破了思想和体制的桎梏,以厚重的勇气与智慧,为深陷苦痛的中国,划出了刺破黑夜的“改革起笔”。
也正是那个冬天,经历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思想解放运动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破旧立新的涟漪激荡开来,神州大地冰雪融冻、万象更新。
四十年后回望,中华崛起的起点正定格于此。
国运转折的到来,离不开中央决策层的苦苦探索与一锤定音,缺不了基层干部的呼应努力,但无疑,以小岗村人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群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和实践魄力,也是校正历史航向的强大助力。
事实上,还原历史的全貌,在小岗人按下红手印前后,湖南等地的农民,也在涌动的春潮之中,将目光从田野上抬起,感受改革带来的脉息——长沙县开慧镇竹山大队的几位村民,在忙完早稻收割之后,聚拢在煤油灯下,无声地开启了又一段伟大的航程。
勃兴于土地之上的力量,自此在躬耕的身影中释放,也构成了改革起步的强大动力。
四十年来,注视乡野之上,定位皖北一隅,感触历史遗存,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走入小岗村,留下了对农民饱含敬意的足迹。
田野之外,躬耕新的时代印记
“1991年5月,登上美国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封面,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他是谁?“乡镇企业家”鲁冠球,浙江万向集团前掌舵人。
去年10月,75岁的鲁冠球离世。在声势浩大的舆论悼念中,这位老人所缔造的财富帝国,又一次成为万众聚焦的谈资。
——控股四家上市企业、在美英德等十国拥有22家公司、海外员工超万人、所经营的“万向系”年营收超千亿……
而这一切,起于贫瘠的乡野之间。
1969年,生于浙江农家的鲁冠球24岁。彼时的他,凭借4000元和几个农民,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改革大幕开启后,鲁冠球将目光投向了汽配市场。从最初的修配厂,到“萧山万向节厂”,最终蜕变为“万向集团”,鲁冠球的企业不仅在国内一步步站稳了脚跟,还将商业版图扩张到了国门之外。
把一个小作坊打造成了中国的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成为国内首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厂商;开创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鲁冠球创造了诸多历史时刻。
回望那个年代,农村创业潮风起云涌。随着土地分包到户,生产效率提升,大量农民得以“洗脚上田”。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谋生。像鲁冠球一样,不少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创办起了乡镇企业。
乍暖还寒的华夏大地,思想与体制的束缚惯性仍在。不过,“泥腿子创业家”们的步伐依然坚定。在仍显逼仄的空间里,在风险犹存的新路上,乡镇企业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1987年6月,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随后,政策层面再添薪火。同年12月,《关于推动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若干政策的规定》出台。考虑到国营企业机制较死,乡镇企业被推向国际市场,成为了外向型经济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经验探索者、分享者。
数字,记录下了乡镇企业家的巨大贡献。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占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8%,年末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1986~1988年农民净增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乡镇企业。
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另一项伟大的历史进程也在徐徐展开。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大量农民被招进工厂。后来的故事,几乎人所共知。于土地之上解放出来的这股力量——“农民工”,不光为城市的日新月异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成为了中国经济巨轮向着海外开疆辟土的强大推力——数量众多的农民工,构筑起了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最大比较优势,托举着“中国制造”远航海外、横扫全球。
“改革”潮头,农民勇立。“开放”的浪潮中,他们依然堪称中流砥柱。
当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与改革开放40周年相遇,停足回望,不难读懂其中隐存的深意:乡野之上的农民,应该得到来自国家与民众的崇高敬意;眺望前路,则期许毕现:愿“丰收”的美好生活,在土地之上可寻可感,让每一次躬耕都不失尊严。
文/张瑜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