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给三湘大地抒写一封“最美的情书”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邬庆霞 2018-06-18 10:29:0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在湖南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带领与会人员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对湖南的亲切关怀。会议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动员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开创新时代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全面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成效。近些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守护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精神,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出现可喜变化,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增强。

  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央有部署,湖南有行动。近些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进步,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也离不开各地市州持之以恒地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离不开相关部门与干部职工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坐标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正是因为各地各部门始终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放在突出位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襟,抓紧抓实抓好污染防治工作,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才迎来扎实的进步与发展。

  翻开全省各地生态环境保护交出的这份沉甸甸的答卷,映入眼帘的,是湖南各地为捍卫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迈出的坚定步伐,是社会各界对美好自然生态的渴望与追求。在常德,为了捍卫全国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候选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吹响西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欧美黑杨清理攻坚战”集结号。为保护那里的865种湿地植物、285种鸟类、120种鱼类,当地纳入保护的湿地面积达13.3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70.15%,建成了壶瓶山、乌云界、西洞庭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治理,如今,从汉寿岩汪湖码头到西洞庭湖,一路碧波荡漾、一路飞鸟翱翔、一路风景如画。

  在长沙雨花区圭塘河畔,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如今水更清、树更绿,已成长沙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出现这一可喜变化的背后,既有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真抓实干的努力,更不乏媒体、社会公益组织、热心市民组成的“民间河长红黄蓝护卫营”,以主人翁精神配合政府河长、环保公益技术组织等共建共治共享,重塑长沙生命之河。

  常德呵护水系和湿地不惜壮士断腕的矢志努力,给大自然留下了一封最美的情书;长沙圭塘河“臭水沟”变身“生态河”,更是凝聚着最广大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除此以外,其他地区、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也为生态环境保护默默地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在浏阳,随时可见当地环保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夜查、一沓沓资料、一家家企业、一个个现场,描绘了不同年龄阶段“环保卫士”的奋斗底色;在武陵源,沉浸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之中,更能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

  一幅幅美好画卷的诞生,背后凝聚的是无数的付出。这些付出难能可贵,所以更不能滋生“松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想法。如果说此前湖南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是答好了“上半篇文章”,那么,全省各地在此基础上,继续抓好“一湖四水”系统联治、长株潭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固体废物处置与加工利用等重点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环保协同共进,才能奋力谱写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的“下半篇文章”,“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成为三湘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湖南形象的发力点”,给三湘大地留下一封“最美的情书”。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邬庆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6/18/465738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