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评|巧用新媒体扶贫是一门“必修课”

来源:红网 作者:赵云海 编辑:张兴诚 2017-12-29 14:13:18
时刻新闻
—分享—

网络大V威澄正在进行现场直播。

  12月27日,由湖南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牵头的“精准脱贫在石门”网络主题活动座谈会在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召开。红网、华声在线等媒体记者和一批网络大V齐聚石门县,关注石门县的脱贫攻坚成效。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大V独特视角和传播优势,全方位展示石门县近年来脱贫攻坚重大成效,为石门县扶贫“摘帽争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2月27日红网时刻新闻)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彻底打赢这一场扶贫攻坚战,这需要贫困地区及当地群众树立必胜信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找准脱贫的切入点。而且还得与各种外部推动力量相互促进,以一种常态化的机制汇聚成扶贫合力。某种意义上,在当前社会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下,重用户参与体验、数据资源融合的新媒体,显然将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助推扶贫的“新经济”与“支配力”。

  新媒体之所以能成为一项“扶贫利器”,最根本的原因,或许还是在于它融合了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等新应用技术,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流平台。同时,它本身亦具有产业属性,进而能作为一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融合发展。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背景,即信息供需严重不平衡,人们可能花了大量时间成本,也难以逃离信息严重过剩泛滥的苦海,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数据资源,扶贫攻坚亦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巧用新媒体,通过精准报道、线上线下互动以及全面参与,来摸清贫困的内在根源,把握当地的特色资源,找准扶贫的核心关键,推广脱贫的经验方法,为精准扶贫营造出良好的信息沟通、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的舆论氛围。尤其是新媒体、网络大V的积极参与,为扶贫工作插上了一双“互联网+”翅膀。

  “精准脱贫在石门”网络主题活动,即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生动的巧用新媒体扶贫的实践案例。报道显示,12月28日上午,参加“精准脱贫在石门”网络主题活动的网络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每到一个扶贫点,网络大V都会通过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网络媒体进行直播,将石门县精准扶贫的成效展现给所有的网友。如来到石门县新铺镇养鸡场时,网络大V威澄打开映客直播,向网友介绍养鸡场扶贫成效。短短20多分钟的直播,就吸引了30657人观看,网民互动热烈,“精准”“到位”成为点赞关键词。这带来的影响力,无疑比投放广告推广更精准更生动更有成效。

  当然,巧用新媒体扶贫,释放新媒体的影响力,这是一门需要付出努力的“必修课”。一方面,新媒体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特色,用媒体人的观察力与影响力,客观真实地呈现贫困地区的经济现状,以及贫困群从的精神面貌,不断在宣传报道中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我们看到,“精准脱贫在石门”活动中,新媒体、网络大V从不同角度报道了石门的特色产业及成功经验,这不仅为石门精准扶贫凝聚社会力量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增添了聚合资源的便利条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成功样本,从而形成了一股全社会对接精准扶贫工作的良好循环。

  再则,巧用新媒体扶贫,更要全面提升扶贫干部新媒体素养。因为“新媒体+扶贫”,已成为一种富有成效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新媒体+贫困村”“新媒体+贫困户”“新媒体+产业扶贫”等多种“互联网+”,正在成为扶贫方式上的新形态。而这一切顺利推进的关键点,却是在于各级扶贫干部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所以,广大扶贫干部要进一步把握新媒体发展传播的规律,熟悉新媒体运营的模式,懂得与新媒体与网络大V互动,甚至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正能量“网红”,不断拓展通过新媒体扶贫的无限空间,不断聚焦外界资源与赢得各界关注。

  文/赵云海

来源:红网

作者:赵云海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2/29/45173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