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银霞:推动洞庭湖生态工程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李银霞 编辑:王俞 2017-10-20 19:46:0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本文系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上,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处副处长李银霞所作的发言。李银霞介绍了我省“一湖四水”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一湖四水”治理的“环湖流动带”方案及优势,并就关于采纳“一湖四水”治理新方案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习近平同志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即将出台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打造“一道两廊三群”,也将生态环保作为规划的重点,湖南重大生态项目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我省“一湖四水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

  1、洞庭湖面临不可逆衰落,保护治理迫在眉睫

  洞庭湖是维持湖南“鱼米之乡”生态环境的关键,随着长江三峡建设,清水下泄带来的长江河道下挖,长江河道的持续刷深,洞庭湖长江来水不断减少,同时下泄流量增加,湖区面积萎缩,沿江湖泊面临干枯消失的命运。任由当前的江水下泄速度不加治理,洞庭湖会加速干涸,并使曾经的鱼米之乡不复存在,生态环境剧烈改变。此外,不加紧治理,随着河道的下挖,洞庭湖逐渐成为悬湖,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留给洞庭湖治理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若错过拯救湿地的最后机会,洞庭湖仍会最终消失。

  2、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立项启动难,动工协调难

  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系统复杂,牵涉面广,存在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生态效益难统一的矛盾,启动难。洞庭湖岳阳综合水利枢纽的可发电、储水,经济效益较好,但存在长江上下游水资源的协调等问题社会和生态效益不理想,因而一直没有得到长江委的批复,但当前洞庭湖治理已迫在眉睫,我省必须加快库容升级和水质提升等项目优先推进。当缺水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或者生态危机爆发,经济效益将让位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环境的人工干预风险,考验项目的可持续性

  对自然环境的人工干预具有不确定性,都江堰水利工程持续千年仍能发挥效用,而黄河三门峡工程则只用了几十年。湖南“一湖四水”的治理将面临洞庭湖与“一江四水”新的平衡问题,需既符合自然规律,又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新项目的立项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估论证,保证生态环境项目满足长期可持续要求,规避环境改变带来新的风险,建立湖南“一湖四水”水资源新的稳定平衡。

  鉴于以上问题和形势,建议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洞庭湖资源保护开发,加快重大生态工程的立项和建设。

  二、“一湖四水”治理的“环湖流动带”方案及优势

  1、“环湖流动带”解决方案内容

  湘籍水利专家杨树清在多个场合积极呼吁我省启动洞庭湖水库治污及河道治理新方案——“环湖流动带”建设,其主要思路是:利用现有堤垸的堤防,环湖筑坝建闸,利用已有内河湖泊,形成平原水库,并在洞庭湖边建设导洪导沙渠。每年二月份关闭通湖闸门,小洪水由导洪渠下泄;大洪水抵达时,开闸放水进入洞庭湖库区泄洪。洪峰过去后,关闭通湖闸门,将洪水变为淡水库容,留到旱季使用。

  2、“环湖流动带方案”的优势

  一是方案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环湖流动带方案可避免在主河道拦河建坝,只在湖区与河道间修建具有防护和蓄水功能的湖堤,分隔库区和河道。方案是仿生工程,遵循河流自然规律,不阻河道不碍航,还可冲刷河道沉积泥沙,有利通航,还可减少河道淤积,增加湿地面积,维持地区生态环境功能。

  二是可解决洞庭湖周边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和缺水问题。湖区蓄积的是长江和四水洪峰时期的洪水,洪水期可泄洪抗洪,枯水期可放水抗旱。工程运营可将洪水化害为利,提升湖区水质,同时有利于蓄水和恢复洞庭湖水域面积,使湖区库容可调节,洪峰时节拥有大面积可调节库容,能保证大洪水安全。

  三是对改善和调节洞庭湖库区水质具有积极意义。根据水利专家的评估,洪水期的洪峰期水质优于河流平均水平,进入库区的洪水,将是相对清洁的淡水。此外,闸门可针对洪水水质情况的调节开关,亦可随时监控水质防止污水进入洞庭湖,通过只让清水入库,项目的实施可保证洞庭湖水质为三类以上优质水。

  三、关于采纳“一湖四水”治理新方案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理念创新,增加与外部专家学者的对接

  洞庭湖“环湖流动带”治理方案提出者杨树清教授是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教授,他提出河流治理的SPP治理理论(清污分流,蓄清导污,流水不腐,泥沙不沉),在南水北调工程和天津根治淮河问题方面发表的观点已被证实可行,其建议上海改造淀山湖为优质水源地计划2015年已进入上海市政府决策。建议我省重视外部专家观点和理论成果的吸收引进,邀请杨教授与省内的相关水利专家和学者进行方案的交流和探讨,举办讲座,更新发展观念和生态治理理念。

  2、纳入重点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准备工作

  一是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洞庭湖治理方面大项目建设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储备各类可行建设方案。二是考虑将“环湖流动带”项目纳入我省“一湖四水”系统治理的解决方案,做好前期研究,为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提供方案准备。三是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门,咨询长江委意见建议,使项目准备不断接近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要求。

  3、借鉴外部经验,加速项目成熟

  借鉴当年上海洋山港项目立项经验,完善评估方式,运用排除法考察项目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是否具有不可行性,并判断“环湖流动带”等生态治理方案是否可行。此外,试行项目管理制,在初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之后,组建专业项目研究团队,加强人员培养和方案设计评估等团队培训,增强与相应机构协同,高效推动项目进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李银霞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0/20/44527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