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啊,我没搞清楚救灾物资数目,给您发少了,还请您老人家原谅。”7月7日一早,宁乡县道林镇龙泉湖村村民小组长黄某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民警的陪同下,挨家挨户向本组受灾村民道歉。(7月13日红网)
据了解,该村民小组长黄某在领取救灾物资后,发现米和八宝粥每户人家都只有一份,食用油却有两桶,便以为是村里发错了。于是只给每户发一桶油,余下的油补贴自己家用。在被督查人员发现后,黄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村干部立即到黄某家取走救灾物资,连夜补发给受灾群众。
黄某揩“油”,算是真正的“微腐败”了,也是“雁过拔毛”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之所以吸引人眼球,一是级别最低,在目前体制下,村民小组长是级别最低职务最小的“官”;二是涉案金额少,一个村民小组三二十户,每户一桶油,金额可能不足两千元。但无论怎样,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难怪有网友跟帖调侃,这个黄某幸亏只是村民小组长,如果一旦“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定是大贪官也。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级部门的查处也非常坚决,不因是个小组长,不因金额小放任自流,而是坚决处理到位,黄某不仅及时退还了“贪占”的物资,还因此丢了“乌纱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组干部职位再低,也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是落实惠民政策最直接的“操盘手”。因此,“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党的十八来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坚持痛打“老虎”的时候,从来没有放弃拍打“苍蝇”,抓铁有痕,刮骨疗毒,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快人心,世界瞩目。但是,“微腐败”隐蔽性较强,他们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暗箱操作、雁过拔毛等手段“高明”,甚至可以瞒天过海,金蝉脱壳,不易被暴露。因此,铲除“微腐败”任重道远,必须多管齐下,重拳出击。
首先,要加大村级财务公开力度。无论是救灾款,还是惠民资金,都要主动“晒账”,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因为信任代替不了监督,如果没有监督机制,腐败就有了温床,少数村组干部的“小九九”就会被得逞,长此以往,小官巨贪的现象就不足为奇。其二,要畅通举报诉求的渠道。针对“微腐败”,群众看得准、恨得深,如果举报渠道不畅通,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会失去信心。因此,铲除“微腐败”,必须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真正做到投诉零距离。其三,要加大查处和曝光力度。对级别再低金额再少的案件,也不能含糊,必须重拳打击,严肃查处,让其“臭名远扬”,让千家万户切实感受风清气正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杜娟
来源:红网
作者:杜娟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