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入党25年来,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从不利用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这样的党员干部是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国家要想崛起,民族要想繁荣,社会要想稳定,就需要大量的像廖俊波这样的党员干部。
近些年来,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大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有极个别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工不出力,遇到好处就争先恐后、唯恐落空,碰见困难就绕着走、躲着跑,他们没有一颗为民之心,更谈不上将群众时刻放在心上。这样的干部,越是居于关键位置,危害就越大,越是居于高位,对下属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样的干部越少越好,廖俊波式的干部越多越佳。
做个廖俊波式的好干部,就要时刻心为民想。思想上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将群众装在心中,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要重温党史,深刻了解我们党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汲取了群众的力量,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要重温党章党规,认识我们党是根植于人民的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
做个廖俊波式的好干部,就要时刻权为民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器”,是用来为人民谋福祉的,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平台。要做到权为民用,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对权力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明确权力界限、划清权力红线、守住权力底线,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做个廖俊波式的好干部,就要时刻利为民谋。群众利益无小事,心为民想、权为民用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为民谋利。要时时事事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以踏石留印的毅力、抓铁有痕的决心、艰苦扎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努力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带给人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等,都需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实干精神,时时将群众放在心上,牢牢将工作抓在手上,稳稳将责任扛在肩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出彩的工作成绩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文/谭雄
来源:红网
作者:谭雄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