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由一个农民创客的“梅山文化梦”所想到的

来源:红网 作者:唐学伟 编辑:夏熊飞 2017-04-04 21:18:04
时刻新闻
—分享—

  “梅山文化古色古香,甚至有些土里土气,我是农民,我热爱梅山文化”,说这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梅山文化园董事长张青娥。

  笔者近日来到这个“土里土气却无比神奇”的梅山文化园。为之震撼的不仅仅是梅山文化的神奇,更为这个保护传承梅山文化的农民所感动。

  再造梅山文化的“活化石”

  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中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主要泛指资江流域,土地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包括新化、安化、隆回,以及桃江县、溆浦县等县市,冷水江市、涟源市等部分地区,又称大梅山。这里是蚩尤部落发祥地,留存着蚩尤部族及其嫡裔苗、瑶古族众多珍贵遗迹和传说。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安化梅山文化园,是根据古代梅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艺术、民俗、生活习俗,收集、整整古代梅山山民生活方式的物品与故事,从而物化梅山文化,使之成为了集梅山文化研究、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堪称梅山文化的“活化石”,对于人们认识梅山文化,很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从“翻斗车”到文化园的变迁

  谈到梅山文化,就不得不谈视梅山文化园如自己生命的张青娥。20年前,刚刚结婚的她便和丈夫买了一台小手扶,先是在县里跑运输,随后又四处借款,将一台旧东风牌卡车改装成了“翻斗车”。当年就是开着这辆“翻斗车”,夫妻俩一路南下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淘金”,因为勤奋诚实,随后由安化开着“翻斗车”南下加盟的车,由一辆到十辆,最后多达百辆,于是就有了“百辆东风下广东”的故事。风里来雨里去,到2003年,夫妇俩觉得家乡文化底蕴那么深厚,生态环境那么优美,但父老还很贫穷。于是,夫妻俩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追寻“梅山文化园”的梦想。先后与乡亲们签订了2600亩荒山的承包合同,承包期为30年。夫妻俩住进杉木棚,如今已造林1600亩,家乡的山头全部绿化。

  接下来,在湖南大学陈飞虎教授的支持下,夫妻俩正式筹建 “梅山文化生态园”,誓言将再现梅山古峒国。于是,拓宽上山公路,架设高压线路、建土炮楼、烽火台、古戏台、钓鱼台(水坝)、水碾房、油柞房、猎枪、火铳、弓箭、风火山墙式建筑、野猪林、茶馆、客栈、筒车(水车)、武术馆、巫术馆、梅山历史博物馆、梅山古典文化讲习室等80多处景点及风火山墙式宾馆(接待楼)、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应运而生。

  “文化园”路还很遥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要运用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梅山文化园己初具雏形,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企业家张青娥可谓己倾注了全部心血,旅客也日益增长。但梅山文化园在科学规划、道路等基础的建设上,的确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民众共享共建,继续拓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研究制定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调动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亿万群众共同保护这份丰富的资源。

  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努力形成既切合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文/唐学伟

来源:红网

作者:唐学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4/04/42565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