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旋:论五大发展理念对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周旋 编辑:许敏 2017-02-20 13:55:12
时刻新闻
—分享—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及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让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舞得更好,关乎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全局。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后,首次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其战略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湖南处在长江经济带中部,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发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是湖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9省2市,经济带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其战略定位更是明确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湖南省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经岳阳城陵矶连接洞庭湖,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经济影响可辐射省内全境。湖南有沿江岸线163公里,拥有一批重要的内河港口,其中岳阳港和长沙港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全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2亿吨,其中岳阳港达1.04亿吨,成为湖南首个亿吨大港。同时,湖南又是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处,能接受两个经济板块的双重辐射,这是湖南的优势。那么,湖南的发力方向,应该是“在两个经济地区的渗透融合中发挥作用。”如果把湖南比喻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艘航船,那么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长远规划重视就是这艘航船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可以预言,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湖南的经济建设及内河水运生态环境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二、 湖南建设长江经济带存在的五大发展难题

  为更好推进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5年湖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旨在举全省之力将城陵矶新港区建设成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现代物流业重要园区、开放型经济重要门户。但是,在具体发展实际中,湖南虽然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 落后的生产力是短板

  湖南长江经济带是长江中游交通“金十字架”的主要支撑,具有“承东联西,南北贯穿”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水陆一体、江海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岳阳港是长江八大深水港之一,目前码头泊位总数达到119个,其中3000吨级以上泊位30个,5000吨级以上2个。但湖南沿江产业开发各自为政,园区间存在同质化现象,整个沿江区域经济开发区实力都不够雄厚,产业发展引领力和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临港产业体系未能建立,产港城一体和产城融合建设迟缓,经济带建设缺乏城镇依托和服务支撑,综合配套能力弱,未能实现湖南长江经济带腹地产业集聚。二是湖南水运、航空口岸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科技手段应用程度较低、信息化监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口岸快速发展。三是开放平台效用发挥不够。目前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放平台不少,但入区企业、项目较少,平台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企业运营成本偏高。主要因为物流联运方式还不发达,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统一高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等衔接不畅。

  (二)地方政府的无序竞争是瓶颈

  有两个关系必须厘清,一是县域经济不等于县级经济,二是区域经济不等于行政区划经济。我们拥有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和洞庭湖60%的水域,通过一湖四水连通省内74个县市,是湖南水陆交通和物流业的总枢纽。就单个岸线资源我们位居长江沿岸27个城市中的前10位,与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相比,湖南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部署起步较晚,沿江纵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与长沙及国内典型省域次级中心城市差距明显,落后于同处中部的湖北与安徽沿江地区,与江苏沿江地区差距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江干流仅流经岳阳一市(坐拥长江干线161公里),而湘资沅醴“四水”和洞庭湖航运各自分割,因而一直未能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层面。更深一层次分析,就打造长江经济带,湖南还没有跳出行政区域的框架,各地仍然比较习惯于以当地政府为主配置岸线资源,导致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难以形成省际省内区域发展的合力,难以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巨大潜能。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有竞争、合作的开放心态。

  (三)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是悬剑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第一个湖区平原,是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因水源丰富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因而较为特殊。据研究,洞庭湖区的农作物资源的热可塑性,抗、耐病及对水的敏感性等,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的农作物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水污染的长期累积,加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伴生的新污染,湖南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水域污染仍然比较严重,集中反映到洞庭湖目前是四类、五类水质,个别地方是劣五类的水质,水污染形势严峻。虽然从2012年开始省政府提出《绿色湖南建设规划纲要》,不过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且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湖南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新路,需要下大决心,要有更硬的举措。

  (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关键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正处于发展和转型的特殊时期。湖南作为“一带一部”地区和中部欠发达省份,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是一份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一带一部”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抓手,是湖南的区位优势。而“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大战略,是方向。“凸显湖南特色才有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资格和资本。”其次是湖南长江经济带与4个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关系。即长株潭两型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这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规划发展将实现湖南经济发展的全覆盖。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个省拥有4个国家级平台的情况十分少见。目前,湖南要想方设法将这4个国家级平台利用好。但是,值得提醒的是,靠国家级牌子能争取的国家政策不多了,最关键的还是得把政策落实到位。

  (五)区域的贫富差距是掣肘

  湖南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域广,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基地,但其示范、龙头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一个流域概念,需要政府部门牵头规划设计、协调各项事务,需要克服政府部门行政分割的弊端。二是湖南是外出务工人员大省,农村大部分青年都南下广州、深圳等地务工,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受益人口对未来的预期充满不确定性。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四是武陵山、罗霄山等湘西南部山区占湖南国土面积的60%,湖南的贫困县大部分集中于此。这里有我国少有的自然物种基因库和自然生态区,目前生态的人为干预相对较少,保留了很多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物种资源和原住民生活饮食习惯,为湖南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原生态的基本素材。但是由于交通受限和基础设施落后,亟待开发和合理利用。

  三、 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深刻理解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科学的新理念引领新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省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非常重要、富有成效的五年,全省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了新提升,经济结构得到了新优化,改革开放取得了新进展,两型社会建设获得了新成果,民生福祉实现了新改善,作风建设得到了新加强。当下的湖南,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热潮,实现“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目标的使命感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要来得强烈。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口,湖南如何发挥长江经济带龙腰的区域优势,保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如期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变成湖湘大地的壮丽现实。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他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从高铁出海,到核电技术走出国门,从“天河二号”奠定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中的“中国地位”,到参与C919大飞机制造,无一例外地映射出湖南这些年来推崇创新、大力创新的身影。实施创新发展是湖南面对历史的必然选择,湖南省紧紧围绕着重大产业及民生需求、强化了公共管理服务科技支撑等,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自觉的贯穿于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湖南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激发了湖南的创新活力。同时,湖南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把改革创新摆在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有效投资,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释放投资、消费新需求;要拓展新空间,在原有四大板块布局的基础上,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要增添新动力,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培育更多创新平台;要取得改革新突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抓住长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梯度转移的机遇,打开湖南东西大门,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推动形成联通长三角与珠三角、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新格局。加大产业承接合作和开放引进力度,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提高服务业比重,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产业集群。基于已有优势产业,致力于将湖南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全国文化产业中心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区,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国家级创新示范区,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建成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并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与全国一样,湖南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诸多问题,长株潭与湘西北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都需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转变发展模式、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湖南要对症下药、拉长补齐制约湖南均衡发展的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开放型经济、金融经济等“四块短板”。树立“强县才能强省”的思想,突出城乡统筹、转型升级、园区经济、镇域经济、民营经济、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着力增总量、提质量、强效益;要拓展新空间,在原有四大板块布局的基础上,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借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洞庭湖城市组团,以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抓手,营造具有洞庭山水特色和湖湘人文特质的城镇风貌,建设现代滨水城市,加快形成滨湖型城市组团,将岳阳、常德、益阳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依托向南开放,发展湘南城市组团,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湘粤(港澳)合作开发试验区为重点,建设面向珠三角和北部湾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把衡阳、郴州、永州等3市湘南城市组团建成湖南向南开放高地。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健康湖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也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列车,相伴而来的还有雾霾频发、城市拥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危机。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长江经济带的融合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的融合与进步,湖南长江经济带涵盖江河湖泊、流域环境、沿江生态、基本农田等各种用地环境,通过积极融合发展,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既有利于保护长江沿线生态环境,同时以点带面,可以引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湖南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严从紧抓好环境保护。继续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为引领,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水资源为重点,实行严格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治理“一湖四水”。加快启动洞庭湖岳阳综合枢纽工程,调节洞庭湖枯季出流,实行蓄水养湖,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继续推进湘江污染防治“一号工程”和重点水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协调指导武陵山片区和湘江源头区域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借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之势,建立扶贫开发型生态文明;借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之势,建设与工业化协同互动的生态文明。坚决破除把绿色简单等同于绿化,人为地把绿色与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真正走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共建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让湖湘大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四)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今天的中国,已经前所未有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发展牵动世界目光,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才能更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湖南省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贸易提升,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大力实施“千亿海外”“互联网+商贸流通”等工程。全面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双向开放,努力将湖南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黄金水道;巩固长沙霞凝新港湘江流域最大内河港口的战略地位,打造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物流园区之一,延伸湘阴县漕溪港作为长沙霞凝新港的深水外港,通过大规模的改造扩容,新建一系列深水泊位,使其具备中转换装、装卸存储、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信息服务和通关商检等功能,与长沙霞凝港形成功能互补之势,成为连结长株潭与城陵矶港的内河枢纽港口,实现水陆联运。通过岳阳口岸,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联系,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以岳阳—长株潭为开发开放的枢纽地带,促进湖南全面对外开放,实施由内陆型向开放型的主体转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湖南开放型经济追赶式跨越发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增强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吕氏春秋》有曰:“治天下也,必先公。”马克思曾说“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目的本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分配不公问题、阶层收入差距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人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无论是共享发展,还是全面深改,都是要破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既得利益阻力,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才能牢固。

  在共享发展的目标要求下,湖南提出了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长株潭地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武陵山、罗霄山连片地区区域整体贫困。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要完成这一重大目标,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推进“互联网十”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结构调整中,对“两符三有”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千千万万个小微企业、草根创业者、个体经营户,也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二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细落小,确保到2020年湖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三要彰显山水文化特色发展大湘西城市组团,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和新一轮扶贫开发为契机,加快形成大湘西城市组团,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娄底等5市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协同发展、辐射大西南的城市组团。四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和公共服务等基本民生,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湖南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的帷幕已经拉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跟随党的脚步,汇聚力量,艰苦奋斗,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胜!

  (作者系衡阳市委党校讲师,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与决策》2016年第11期。)

来源:红网

作者:周旋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2/20/421625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