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丨带你打捞新闻背后的人文密码
今日关键词:旅游
午夜,漫步在凤凰沱江两岸的小道上,迎着远方山巅上吹来的风,踏着青石板,感受着潺潺的江水夹带来的凉意。不知疲倦地,沿着沱江小道走了一圈又一圈,似乎这里就有享受不完的安逸闲适和从容。
在凤凰古城的灯火阑珊处,我多看了一眼,找到了又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有人说,世上唯阅读和旅行不可辜负。因为心灵和脚步,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行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获得这种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纵使旅途的过程中很累,可内心还是被幸福感和获得感填满。
女只为悦己者容,风光美景亦如是。只要你有敏锐的感官,只要你不辞舟车劳顿,她就会不加犹豫地向你展现出她全部的曼妙风姿。山水之恋,山水总是没有偏见、愿意全心全意拥抱着你,只愿你精神充盈。
说起潇湘美景,从悠悠洞庭到神秘古寨,从群山环绕的武陵源,再到碧波荡漾的母亲河湘江,个中风景闻名天下。湘西长相可人的苗家阿妹,与情窦初开的男儿擦肩而过,或许就有一段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传说,这样的佳话,每天都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赤橙黄绿,酸甜苦辣,人所共知的美和只属于个体的感受与体验汇合升腾起的就是一个“锦绣潇湘”。
你如果多留心,多看一眼,就会发现: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这片灵动的山水之间,一草一木一人都可引发一段心路历程。鬼斧神工、天工开物的奥妙无所不在,能工巧匠们巧夺天工的创造也随处可见,这是大自然给予潇湘的恩赐,更是灿烂的历史文化留给潇湘的瑰宝。
以敏锐的发展战略眼光审视三湘,将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的厚重感,融为执着前行的力量,于运筹帷幄之中铸就传奇。三湘大地上,“无处不成景”,在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杜家毫同志指出,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全力塑造“锦绣潇湘”旅游品牌。顶层设计的精心筹划,只愿每一片山水都不被辜负,你的每一次转身回望都能收获满眼秀色。
当然,创新全域旅游模式,并非要造一个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是让旅游资源不仅只是旖旎的风光,还可以化作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如它可以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因为山川阻隔,带来了集中连片贫困的发展难题,可如今转眼一看,湖南省7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省51个重点贫困县基本上都是绿水青山、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地形地貌,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让高山峻岭成为改变贫困县域发展状况,以及贫困人口命运的独特条件。
天堑或许就是另类的通途,我想多看你一眼,也因为你给予我们太多太多。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湖南探索全域旅游而形成的,特色鲜明的旅游名片和精品旅游线路,受到了与会人士的高度赞扬。作为国家旅游事业探索发展的排头兵,湖南的全域旅游模式也正在由蓝图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此外,在环保、在交通、在投资消费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领域,以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底,调动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模式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你还是你,你会变得无处不在,只让我们相识相知相恋。
多看了你一眼,美好河山、山山水水早已拥我入怀。三湘四水的美景,无论到何时都不曾负我,无怨无悔地供人们观赏,丰满人们的性情;并接受开发,乐于转化成财富,滋养着沿线大众。我又怎敢不流连忘返,热情讴歌,高声吟唱那属于你,属于我,更属于我们大家的传奇。
文/林旻煜
【论道湖南频道《品读》专栏,每期立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话题,文艺化解读时事热点,打捞新闻背后的人文密码。本文为2017年第6期(总第60期)】
往期回顾:
来源:红网
作者:林旻煜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