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匡远配:推进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来源:红网 作者:匡远配 编辑:许敏 2016-10-06 09:14:0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湖湘智库行动,宣传推介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献计献策,省委宣传部主办了推选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活动。经专家小组初审,筛选出35项研究成果作为“十大金策”参选项,并由专家小组进行“智库点睛”。红网现集中刊发这些研究成果,欢迎广大网友分享、评议、投票。(点击进专题及投票地址)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估计占GDP的3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45%左右。除经济效益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得怎么样,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资源、大生态”的“大农业思路”,着力调结构补短板,提高农业产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农村业态升级、产品升级、模式升级、产业链整体升级。

  一、健全农业发展体系,搭建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

  一是建立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市场谋划生产,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长株潭地区重点打造三网(“猪网”、“种网”、“米网”),洞庭湖区主攻现代农业物联网,湘中南丘陵区重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湘西山区重点做好特色产业扶贫。加大规范、扶持、引导和推动的力度,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二是加快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引导先进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科技推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形成多元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对接,从简单的产品收购逐步向育种、种养、加工、营销、物流配送等农业全产业链环节延伸,实现纵向一体化和横向规模化的有机结合。

  三是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融合基础型、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型、龙头企业融合引领示范型产业主体,促进农资供应、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机整合。从产业体系整体谋划,着眼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要树立“大食物、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聚转变,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升主食加工,推介食品“老字号”,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加工园区建设,支持引导主产区发展加工业。从政府职能化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体系、咨询与联络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

  二、推进机制、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引擎

  一是建立利益联接和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帮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利用“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农户以土地等要素入股形式投入,入股农户、企业与农户实行反租倒包等较好的利益共享模式,降低交易成本,增大交易盈余,让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农户最大限度公平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技术创新。强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大龙头企业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展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支持标准化、品牌化和创新能力建设的试验。探索支持试验、示范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新方式。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借力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开拓现有产销衔接渠道,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使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

  三、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夯实产业融合发展的根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机制。在省级层面,成立由省财政厅和省农委牵头组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协调管理委员会,从政策管理等方面具体落实贯彻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在县级层面,明确要求至少一名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织负责建立协调委员会,强化部门协作,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政策体系的构建,从科技、财政、金融、土管等方面为产业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增进其与农业政策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农业政策的效率。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建设,优先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和农村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体系、部门合作机制、公共平台运行机制等改革试验。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障体系。在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重点支持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方面: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并研究制定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目录,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四是创新项目竞争立项机制。实施专家论证制度,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建立专家库,对重点项目和事项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和奖罚兑现制度,对参与并取得项目资金的单位进行公示和公开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匡远配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点评专家:吴金明 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点评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匡远配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提出的《推进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立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与要求,构筑了“大农业、大食物、大资源、大生态”的“大农业思路”,所提出的“分四大区域板块搭建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推进机制、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动融合发展的引擎”和“强化支持保障体系夯实融合发展的根基”三大方面10条建议,抓住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即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得到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的批示,建议不仅被省农办采纳,而且很多观点进入到了“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农业作为湖南过万亿的两大产业之一(另一个是装备制造产业),要实现由大变强,就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信息化与产业化耦合、创新与绿色发展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大农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益,重振湖南农业发展的“雄风”!

来源:红网

作者:匡远配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0/06/41000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