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湘智。)
“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供需两侧同发力,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清晰有力的指示。
智库乃“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智库建设来势看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习总书记指出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在湖南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智库课题不少,但破题不够;作品不少,但精品不够;人头不少,但人才不够;学科不少,但学术不够;大院不少,但大家不够。部分党政部门“用智库”的热情也不高,甚至存在“防智库”“烦智库”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专家研究的,决策不需要;决策急需的,专家不知道”的尴尬困境,“谋”与“断”两张皮、“隔着一条河”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改观。
经世致用是“湖湘学派”的光荣传统与显著标识,无论是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等杰出人士,还是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著名领袖都是学以致用的典范。当代湖湘智库人应以“资政为民”为职守担当,紧紧围绕湖南改革发展的焦点、疑点、“痛点”,精确定位、精准选题、精耕细作,力避决策前放“礼花炮”、决策中放“高射炮”、决策后放“马后炮”。
好成果是智库最可靠的“硬资产”和最强劲的“引力波”。湖湘智库任何时候都应恪守“内容为王”法则,不仅要做好“证明题”,更要做好“解析题”。要涵养“遍观天下事,惊醒世间人”的高端智慧,锤炼“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专业技能,身怀“刀下见菜,一针见血”的破题利器,当好党政部门不可或缺的“决策拐杖”。
当下湖南智库最缺的是对实践的切身认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粘性”不够,必然导致决策建议“水土不服”。智库工作者要下定决心真正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专心致志耳闻、目见、足践,以问题为导向做研究,获得“站在政府肩上思考”的高度。
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也应切实增强智库意识,多给智库出题目、压担子、行方便,在用好智库中建好智库;要营造敢讲真话、乐说实情的氛围,减少不必要的束缚,最大程度释放“智库金矿”红利。
“智圆则行方”。奔跑的湖南需要智库一路同行,湖湘智库当奋起,政智互动必精彩!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原载《湖南日报》)
来源:红网
作者:周湘智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