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年来,文博会一年一个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大上”的平台,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那么,在这个各种文化尽情展示的舞台上,湖南馆究竟是靠什么吸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呢?
文博会湖南馆有特色。先前湖南宣传部长张文雄曾深情寄语,希望树立大胸怀、大情怀、大气度,贴近基层贴近老百姓,“多出有湘味、有生活温度的扛鼎之作”。整个文博会湖南馆,文化湘军就做到了精心设计,使其飘溢出了浓浓的湘味。就以湘西馆为例,其布展就很有特色,诸如苗族美人敲着鼓,土家汉子打溜子,古朴的织锦,诗意的蜡染等等,可谓别有一番风味,吸引了众人驻足观赏浏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文博会湖南馆,创新特质也诠释得淋漓尽致。比如说,数字教育板块就以“全球拓展·协同创新”为关键词,突出展示了旗下天闻数媒、贝壳网和中南讯智公司等数字教育企业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的发展成果。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亟需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文博会湖南馆的创新元素无疑显得格外亮眼。
湖南产业发展一路疾行,已经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灿烂的湖湘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新时期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2015年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就高达1714亿元,增速达13.2%,占GDP比重约5.9%,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而这也是吸引刘奇葆的根本原因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漫步于文博会湖南馆,既能够领略到湖南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代表,也能够感受到湖湘文化深厚底蕴,还能够看到湖南文化产业不可限量的未来前景。相信借助深圳文博会这个平台,文化湘军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打造湖南形象和文化影响力,也必能让湖南的“文化软实力”蓬勃有力地更加坚实起来。
文/李盈
来源:红网
作者:李盈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