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湖南省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统一部署,在长沙举行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出席活动并讲话,强调指出,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是文化“肌体”上的“牛皮癣”,要坚决清除,还群众一个安全、干净、清朗的良好文化生态(22日《湖南日报》)。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物质粮食安全固然重要,精神粮食安全也不可小觑,毛泽东同志都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由此可见,精神粮食安全是何等之重要。
物质粮食生产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精神粮食生产同样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精神产品一旦污染,其危害性更加隐蔽、更加持久,更加可怕。君不见,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的跨台,无一不是先从思想上“突破”,把人的思想搞乱了,搞紊了,这个执政党就失去了战斗力与凝聚力,就变成了一盘散沙。这是多么可怕的。
精神粮食的污染对执政党来说是如此可怕,对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对孩子的污染更是太“可怕”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让他们没有是非观念,美丑不分、善恶不分、正义与邪恶不分、浩然之气与戚戚之气不分……其可怕程度,简直是不敢想像。
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着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灿烂文明,这都是一代一代中国人注重“树人”的辉煌成果。也是我们的骄傲所在。而“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打牢思想根基,思想根基又从哪里来?那就是从教育上来、从书本上来,从精神粮食的生产、管理、运用上来。
那么,要如何才能更好地生产、管理、运用好我们的精神粮食,使之更好地培育人、滋养人、感化人,形成“江山代有人才出”良好生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必须对侵害我们文化“肌体”上的“牛皮癣”决不留情,坚决打击。不仅要打,而且要打得他们不敢、不愿再侵蚀著作权、不再扰乱我们的文化市场秩序、不再扰乱人民群众的思想根基为止。
由此看来,“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打,而且要“打准”、“打狠”、“打痛”。打得不法分子就若“过街老鼠”一样,那才痛快。诚如文雄部长所说,“要坚持网上网下一起打、治标治本一起抓,坚持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共同发力”。惟如此,才能切实打击侵权盗版、打击非法出版物,才能还文化生态一个清朗的天空,才能让文化生态更加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才能让文化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湘中飞舟
来源:红网
作者:湘中飞舟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