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员干部要养“书卷气”去“书生气”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司马清 2016-04-01 16:03:02
时刻新闻
—分享—

  常听到人们称赞某个人:“这个人有出息,读了好多书,很有才气!”这是夸一个人有“书卷气”;也常听到有人嘲笑某些人:“真是书呆子,除了看书还会什么?”这是损一个人是“书生气”。
  
  有人喜欢别人说他身上有书卷气,而讨厌别人说他书生气。书生与书卷虽仅一字之差,但所涵的内容和意义却相差甚远。书卷气是指书读到一定程度而又能用于实际的一种外在的气质体现;而书生气则用来形容一个人迂腐、呆板、不通人情世故、不晓世态炎凉,等等。
  
  书生本无错,原本无褒贬。金代著名文学家赵秉文有诗:“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荣我贵君莫笑,十年前是一书生”,热情讴歌了苦读书生功成名就。后来,书生加了一个“气”后,就成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贬义说法。许多时候书生气还是想问题、办事情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代名词。历史上和现实中,也曾因一些人只会读死书、死读书,教条主义十足、本本主义充斥,给事业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受赵王重用的赵括就是一个书生气很浓的人。他身为统帅,却纸上谈兵,导致打了败仗,40万赵兵被秦坑杀,赵国从此灭亡。
  
  书卷气者则不然,他们除了有扎实的知识学养,还能够学以致用,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雅气度与精神风貌。有了这种书卷气,就可以凡事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好,从而使所从事的事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让自己的人生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统兵打仗的可以成为“儒将”,贸易买卖的可以成为“儒商”,从政做官的也可以成为“学者型干部”“专家型领导”。
  
  中国自古有耕读传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优秀的政治家大多也是饱学之士。特别是宋朝,不论是文学大师、理学诸子还是名臣贤相,其笃志进取、嗜书如狂的事迹不胜枚举,就连军队的将领们也多书卷气而少霸悍气。像范仲淹、岳飞、辛弃疾这样的名将,浸淫文事日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光照万代,岳飞的草书《出师表》走笔龙蛇,辛弃疾的豪放辞章雄震词坛。而到晚清时期,出现了“有操守者往往难成事功,有事功者往往难保操守”的困局。但曾国藩却做到了“官师合一”,成为操守、学问、事功齐备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当年更是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最终带领苦难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中国老百姓素有敬重知识、敬重读书人的传统。读书人天生给人一种信任感、亲近感、正义感,老百姓也更愿意跟带有书卷气的官员打交道。所以,党员干部不可有书生气,但不可无书卷气。
  
  然而,时下的一些人过于浮躁和庸俗,满是江湖气、市侩气、痞子气、粗俗气、书生气,唯独缺少书卷气。面对诱惑多、应酬多、娱乐多的现实,一些同志缺乏定力,摆脱不开这些方面的牵扯,置身其间,不能自拔。反过来却又抱怨工作忙、事务多、矛盾错综复杂,没有片刻清闲,腾不出时间来读书学习。不少同志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日常以上网、看电视、QQ聊天、微信交流、网络游戏来代替读书。结果是,精神生活趋向符号化,阅读流于感官化、快餐化、传媒化,欲望的满足取代了意义的追求,感官的享受取代了思想的求索。就算读了点书吧,也往往浅尝辄止,“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不读原著、一知半解,满足于从报刊上摘抄几句警语,或者寻找一些小感悟、小道理、小情趣的东西,没有计划性、目的性、连续性,零敲碎打,杂乱无章。如此心浮气躁,不但耽搁了自己的进步,也阻碍了事业的发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既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又有过硬的发展能力,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务必要静得下心、挤出时间,勤读书、善思考,培养书卷气、去掉书生气。只有自身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了,才能够看清名利浮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加强道德修养;才有助于涵养良知与正义,进一步明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才会向古圣先贤靠拢,择其善者而从之,慎独慎微慎初慎权。
  
  文/吴展团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4/01/39491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