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建议加大对苗族地区科教文卫的投入力度

来源:红网 作者:雷学业 编辑:许敏 2016-02-16 19:13:00
时刻新闻
—分享—

(十八洞村村民看《新闻联播》播出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故事”时露出笑容。)

  
  [编者按]
  
  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这个苗寨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苗绣加工、乡村游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精准扶贫模式。
  
  关于苗族地区的发展,很多专家做过研究。2014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开展了一次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大调研,对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探寻苗族社会发展规律。本文由专家李华、曹正城、雷学业、刘学用撰写,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和苗族地区特色,他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正文]
  
  研究表明,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2013年人均GDP在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中排名第一的麻阳,其人均GDP也不到全国人均值的三成;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五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中排名第一的松桃县,2013年人均财政收入也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4%;而在全国五个单列苗族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屏边县,其收入比仅为全国平均值的四成……由此可以看出全国苗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程度。
  
  为改变当前苗族地区的落后状况,赶上全国人民奋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到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目标,我们特提出五点建议。
  
  加大对中西部民族自治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意见》等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程度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也会有所差异。以城步为例,由于城步是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政策享受范围小,政策含金量缩水、优惠力度减弱,无法得到与西部地区一样的政策机遇,突出表现在安排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民族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配套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加之城步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经济滞后,项目和资金的争取难度很大,有些项目即使争取到,也因无法配套而被迫放弃。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方面,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省份的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资金全部由省区进行预算并全额投资,地方政府无需配套。而中部地区的城步等地则享受不到该项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执行一二级公路补助300万元/公里、三级200万元/公里的标准,剩余的均需自行筹集配套。
  
  优惠政策是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最大红利,一些影响重大的优惠政策因执行程度的差异,在中西部地区造成了新的不平衡和发展差距。因此,建议全国一盘棋,共同标准执行国家优惠政策,同享发展成果,助推中西部地区各民族地区齐头并进。
  
  从国家层面研究解决民族自治县的特殊困难
  
  我国现有民族自治县(旗)120个,总面积66.3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9%,占全国民族地区的11%,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21%,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数量多达41个。在全国的县域经济中,自治县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120个自治县中,有国贫县72个、省贫县22个,两者相加94个,占总数的78%,自治县(旗)人均GDP不足全国一半,有2/5的自治县人均GDP在6000元左右,财政自给率只有三分之一,有的还不到四分之一,如云南的屏边苗族自治县,2013年财政总收入仅1.57亿元,而总支出达12.69亿元,本级财政自给率仅12.37%。可以说,自治县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目前是我国发展最滞后、困难最多、难度最大的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国家加大对自治县的扶持力度,促进自治县的快速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也事关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对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对自治县存在的一些共性和特殊性困难和问题,从国家层面专门予以通盘研究和解决,尤其是要重点解决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族自治县年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其差额建议由中央财政每年给予弥补。二是中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建议享受西部地区开发的所有优惠政策。三是建议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零配套”政策,免除财政困难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使少数民族自治县真正享受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四是对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都要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县范围,在分配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予以重点倾斜,以更好地发挥民族自治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如湖南的城步,森林覆盖率高达83%,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又是资水的发源地和珠江、沅江的上游,但至今尚未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并享受其有关优惠政策。
  
  加大对苗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苗族地区都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滞后的高寒山区,基础设施很差,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要改变苗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必须加强苗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苗族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启动了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这是苗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对此,各苗族地区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抢抓意识,超前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作为,积极搞好项目申报衔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交通建设是苗族地区发展的命脉,解放以后尤其是实施大西部开发以来,苗族地区的交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苗族人民的出行条件。在五个苗族自治县中,松桃的交通事业最为发达,公路、铁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已经构成,为松桃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松桃县在五个苗族单列县中是人口最多的县,但其财政总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都居于“五苗县”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三。苗族地区只有着力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只有大力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致力于交通设施的改善,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利用苗族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旅游业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作为战略性和绿色环保产业,旅游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它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力拉动消费需求,并且提供大量就业地位。苗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明显,苗族文化底蕴浓郁,歌舞文化、乐器文化、龙狮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等独具魅力、绚丽多姿、引人入胜,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气的旅游名片。在“五苗县”中,松桃和融水两县旅游产业发展最快最好。融水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13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2亿元。2013年融水县大力开展广西首批20个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旅游“十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64亿元,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龙舟赛、元宝山金秋烧鱼季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融水的知名度。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增长4.9%;实现旅游总收入5.88亿元,增长12.6%。松桃2012年接待游客290.59万人次,同比增长86.51%,实现旅游总收入40.94亿元,同比增长249.64%。
  
  苗族地区利用苗族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最成功的范例是湖南的凤凰县和贵州的雷山县。从2000年开始,凤凰县成功利用苗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短短十多年时间就从一个贫困的苗族县跻身全国旅游大县行列,实现了跨越式飞跃。凤凰县民族建筑特色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共有凤凰彩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舞、苗族医药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湘西阳戏、文武茶灯、湘西苗绣、凤凰扎染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属湖南省非遗文化“富矿”县。凤凰县先后建成苗族银饰、湘西阳戏、土家织锦等5个项目传习所和1个民族服饰研制基地,将苗族鼓舞内容引进校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苗族非遗”人才,还在县城古城区常态性举办苗族鼓舞、纸扎、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展演茶灯、阳戏、傩堂戏等民间歌舞戏曲等内容。从2000年到2013年,凤凰县旅游从业人员从2千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游客接待量从57万人次上升到84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不足百万元攀升到66.86亿元,财政收入也从265万元增加到6.3675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67.5%,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大户。2014年1—5月,凤凰县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6.7%、28.3%。
  
  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也是依靠苗族文化这座大“富矿”,走上了旅游兴县的康庄大道。雷山县大力抢救、保护和保养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养苗族文化传承人,对有代表性并作出重大贡献的77名民间歌师、技师、艺人进行了命名,授予了相应称号,其中有苗族吊脚楼建筑工艺师150名、刺绣工艺师13名,银匠师6名、乐器师10人,演技师6人、歌师27名。全县共有苗族芦笙制作工艺、苗族吊脚楼营造工艺、银饰制作工艺、苗族刺绣工艺、苗族鼓藏节、苗族飞歌、苗族织锦、苗族医药、苗年、铜鼓舞、芦笙舞等1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酒礼等17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另有99项被定为州、县级非遗名录。以保护、弘扬和传承苗族文化为抓手,雷山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收到了极为丰硕的成果。1994年,雷山县仅接待游客6849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才7.25万元。到2013年,雷山县平均每天游客超万人次达到377.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9.18亿元。
  
  加大对苗族地区科教文卫的投入力度
  
  数千年来,苗族地区教育、卫生事业极其落后,人才培养和开发未入主流,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苗族社会的发展。解放以来,苗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历史欠债较多。苗族同胞的教育意识不强,“读书无用论”普遍盛行乡间,绝大部分青少年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外出打工,高中升学率和高考升学率越来越低,年轻一代苗族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越来越少。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苗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着力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降低少数民族民族高考录取分数线,增加定向培养指标,确保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高校深造。在招录国家公务员和公职人员时,要为当地少数民族预留一定比例的指标,保障民族地区公职人员队伍中有适当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员,使当地主流民族能够具有管理本地区社会事务的能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另外,国家还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投入,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状况,改变苗、汉、侗、瑶各族同胞因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提高苗族同胞的幸福指数,使他们能紧紧跟上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
  
  (作者介绍:李华,苗族,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主席;曹正城,汉族,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党组副书记;雷学业,苗族,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刘学用,汉族,城步苗族自治县发改局湘西开发办主任。本文原标题为《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内容有所删减。原文系湖南省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暨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论文。)


来源:红网

作者:雷学业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2/16/39105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