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强调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推出一批体现湖湘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去年12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文雄在全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上专门指出,要力戒浮躁之气,拿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韧和执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雕和细琢。可见,浮躁已成为当前包括湖南在内文艺界面临的“大敌”,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容易拿出、甚至拿不出足以与人竞争的精品力作。
有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很流行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脸,温柔地问道:“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泪花。
如果,这位母亲是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听到一半就来一通训斥,自己痛苦不用说,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委屈。
浮躁,和成功、名利紧密相连,是市场经济的副产品。一个社会如果充斥浮躁心态,就容易败坏党风、政风、民风,就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业造成极大危害。一个人一旦与浮躁结缘,就容易被浮躁左右,作风上就不会扎实,工作上就不会深入它多发、易发,往往表现为盲目从众、心浮气躁、精神空虚、思想浅薄、作风飘浮、粗心大意、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
河北作家贾大山同志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故友,人品、文品俱佳,为人称道。他的学生康志刚回忆,大山同志之所以选择写小说这个事业,是因为想为“这个浮躁的社会,增添一点清凉”。同理,增添清凉,去除浮躁,带来正能量,也应该是当代湖南文化人的应有责任。试想,如果随随便便搞两下,作品是出来了,可能钱也赚了,但一段时间后,这个作品就“烟消云散”了,不仅读者忘记了,甚至连自己也不记得了。这样的作品,搞不好害人害己,有什么意义呢?
文艺界浮躁,或多或少有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发展压力激增等客观因素,但更多是自身想“毕其功于一役”等主观因素;有一段时期来体制机制较为重视考核经济效益、忽视考核社会效益等外部原因,但更多是自身不愿做冷板凳,意图赚快钱、大钱等内部原因。想想当年,我们老一辈湖南文化人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心系读者、心存敬畏,坐得下、沉得进、有耐心,打造了《暴风骤雨》《将军吟》《芙蓉镇》等大量精品。没有他们,就没有湖南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湖南文化人都应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文化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在历史大潮流和社会大变革中的敏锐性,深入生活,用心倾听时代的声音,“放长线钓大鱼”,坚持“十年磨一剑”、精益求精既追求数量,更追求质量,担当起塑魂铸魂的责任。当然,有关单位和部门也要各负其责,规范引导,真正做到让浸染浮躁之风的文艺单位和个人名誉、利益上受损,让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文艺单位和个人名誉、利益上受益。
笔者深信,在真正解决浮躁问题后,一定会有更多湖湘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喷薄欲出,成为全国文艺海洋的弄潮儿。
文/石山
来源:红网
作者:石山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