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湖南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25日,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长沙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湖南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路线图。(11月25日红网)
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出炉,湖南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春天。《建议》分为三大板块、七个部分,从着手起草至《建议》(草案)成型,撰写历时4个月。而其中的分量,却远远难以用具体的数字来描绘。
全文200多个“新”字,从创新到新型,从新发展到新格局,从新区到新能源……充分展了《建议》在理念上的创新力度。具体而言,这些“新”,既是新的发展目标,亦是新的发展要求。在目标上,无论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还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都指向着在十三五时期,湖南的发展要展现出全方位的新态势、新高度。
在发展要求上,《建议》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这意味着发展方式和发展动能相较过去必须要有质的改观。构建产业新体系,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上,湖南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综合发展体系,增加创新在各个领域的驱动力,更加符合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对于一个中部省份而言,湖南的创新必须要实现后发赶超,借助“互联网+”的机遇,拉近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又因地制宜,走出最具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人民的获得感永远是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次《建议》中,对于民生方面有着浓墨重彩的落笔。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这些是每位民众在改革发展中所最为关心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全部的发展和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所在。《建议》对民生的关注,就是对发展良心的关注,无疑将进一步增进发展的“含金量”和民众的幸福指数。
谋划改革发展蓝图,也不忘正视发展短板。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仍是湖南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四个短板。《建议》从问题导向出发,对如何弥补短板,指明了具体方向和发展路径。如提出通过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湖南省外贸依存度;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发展金融业,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强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遵循“木桶原理”,只有短板补上了,高质量的发展才具备更大的可能。而反过来,短板之所存,亦是湖南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之所托。可以说,补齐短板,既是筑基,又是挖潜。
这是一个全面转型和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只有彻底转变发展思维和理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湖南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蓝图,更承载了6800万湖南人民的新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憧憬。有理由相信,按照《建议》谱下的新曲调,十三五时期的湖南一定能弹出更动人的乐章。
文/雁君
来源:红网
作者:雁君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