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巧官弄权危害大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程赛 2015-11-25 14:23:47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有善恶之分,官也有好坏之别。人们常常把坏官分成两类:贪官和庸官。其实在他们之间还有一些官员不太好归类,说他们爱财吧,又看不出他们贪得无厌;说他们慵懒吧,他们好像整天忙忙碌碌,甚至还有些许才华或政绩。这类官员,就是“巧官”。这种官员历史上有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清朝的曹振镛。
  
  很多人说身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的曹振镛,一生唯唯诺诺,除了“少说话、多磕头”就没别的本事。事实并非如此。曹振镛当官长达52年,年届80岁才退休,在清代官宦岁月之长,无人能比。并且他的仕途自始至终,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单靠“少说话、多磕头”恐怕难以做到。
  
  公元1782年(乾隆46年),27岁的曹振镛考取进士,并很快得到重用。不久又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到了道光朝,他再升一级,任武英殿大学士,成为道光的心腹之臣,曾代理皇帝事务三个月。曹相上台后十分低调,没烧“三把火”,只是闭嘴、磕头、旁观,等终于摸清了新老板的底牌,就循着领导思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不慌不忙跟了三张牌,一是照猫画虎装节约、二是借刀杀人除劲敌、三是斩草除根掌大权,迅速获得了道光帝的绝对信任,奠定了千古“名”相的基石。曹振镛的三张牌贯穿了一条主线:上有政策,下有“顺”策。当时,官场中人大都像曹振镛一样,苦心钻研如何应付皇帝、如何让领导高兴,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没人想、没人干,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逐渐造就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天下。曹振镛的荒唐成功,逐渐消解了整个干部队伍对国家的信心、对朝廷的期待,为清王朝的急速下坠踩了油门。
  
  历史是最好的“照妖镜”,群众是最终的评判员。“巧官”自欺欺人,最后只能是自己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何谓“巧官”?就是指面对突发事件,把国家利益放到一边,把上级作为“应对”对象,欺上瞒下、不择手段的官员。之所以成为“巧官”,关键在于他们把握好了一个“巧”字,表现在言语是“巧言令色”,体现在行动上是“投机取巧”。用时下的一个新词来形容就是“两面人”。翻开史书,曾有不少留名的“两面人”遗臭万年。唐代李林甫口蜜腹剑,妒贤嫉能;明代严嵩结党营私,窃权罔利;清代和珅溜须拍马,贪得无厌。他们官居高位、权倾一时,然而巧言令色、道貌岸然之下,干的却是贪赃枉法、祸国殃民的勾当。
  
  现在的“两面人”狡猾程度比起古人来,不遑多让。“请大家从监督我开始,决不插手任何土地、工程、项目、国有资产、招投标,决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亲友、为他人牟取私利,决不追求特权、追求享受。”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落马”之前在台上言辞“恳切”,正气凛然。“落马”之后,人们发现他流连会所、以权谋私,承诺的事没有一件做到,让人大跌眼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表面上“玩命干工作”、“每天除了睡觉就在办公室待着”,甚至“严格按程序办事”、“谁叫吃饭都不去”。但私下里,信奉个人利益至上,“总觉得妻子受了委屈”、“想多帮帮儿子”、“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为填充私欲,收受巨额贿赂;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则喜欢塑造自己“高调反腐”形象。他常常在重要会议上谈反腐,振振有词。特别对在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情有独钟”,把监狱设为警示教育基地,还亲自揭牌。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大清官,哪能想到他私下里毫无顾忌地滥用职权、大肆受贿?
  
  点灯是人,吹灯是鬼;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白天像焦裕禄,晚上像雷政富......在政治生态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一些官员的表现也是形形色色,一类叫“巧官”的官员更具隐蔽性和破坏性。现实中,贪官、庸官容易暴露,最可怕的是“巧官”。他们往往巧舌如簧,善于做秀,像狐狸一样狡猾,像变色龙一样善变。领导和群众很容易被蒙蔽,觉得他们处事圆融、沉稳可靠,甚至尽善尽美、德才兼备。于是,“巧官”浑水摸鱼,屡屡被提拔重用,严重败坏了所在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贻害无穷。
  
  贪官人人喊打,“巧官”无影无形,表面上好话说尽,实际上坏事干绝,凡有良知者,无不深恶痛绝。因此,撕下“巧官”的伪装,刻不容缓,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官员面上一套,背地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然,惩治“巧官”最根本的还要从制度入手,只有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使官员无“巧”可钻,最终让他们再也不敢、不能一边高唱廉政调,一边大肆捞钞票!
  
  文/吴展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11/25/38488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