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造“绿、富、美”的城市样本

来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程赛 2015-11-24 10:07:09
时刻新闻
—分享—

  2015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近期在京发布。在今年公布的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长沙县排名第六,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跻身十强的县市。刚刚收获全国生态县荣誉的长沙县,蝉联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榜单第一。之前有媒体报道,眼下的长沙县,生态环境日臻秀美,百姓生活安心、舒心、称心,到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富、美”。
  
  “绿、富、美”是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是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执政要旨,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应有之义。老百姓眼中的“绿、富、美”,很直观,也很简单,那就是蓝天白云、河畅水清,芳草鲜美、屋舍俨然,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望得见山水,又记得住乡愁,宜居宜业、民富民安。
  
  将“绿、富、美”由梦想照进现实,贵在坚守。这些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咬定“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发展目标,坚持“两型”引领,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开创出了一个个掷地有声的“率先”,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件一件变为美好的现实。
  
  让“绿、富、美”破茧成蝶,指挥棒作用不可或缺。长沙县在谋求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率先纠正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致力突出绿色政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推出了全新的“南工北农、分类考核”模式,致力用1%的土地创造90%的社会财富,99%的土地用来保护生态等资源,在带来“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守住了“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两型引领、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绿、富、美”成为长沙县一张华光四溢的名片,得益于定位精准、以人为本。在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的当下,长沙县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作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摆在突出地位,严格遵守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A+级的绿色指数为“全国十强”增光添彩,并率先在全国创建“零碳县”,形成了速生草种植、碳产品加工、替代化石原料发电等碳产业链,推动碳资源交易从虚拟走向实体。
  
  数字是干枯的,却最具说服力。在去年长沙县1100亿元GDP的背后,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近年来,长沙每年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均占GDP比重的3.8%;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目前,长沙县城市绿地率达45.7%,星沙城区随时可见公园绿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宜居花园城市;2015年1-9月,长沙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增长15.4%。
  
  由是观之,长沙县的“绿、富、美”,规格高、起点高,有内涵、有亮点,是一个可以复制的不惟GDP论英雄的城市样本。这样的“绿、富、美”是百姓之福,宜日臻完善,由“样本”变为“范本”,推而广之,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文/高福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11/24/38475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