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牛学霸班”真的牛吗?

来源:红网 作者:邓忠林 编辑:司马清 2015-06-26 16:13:19
时刻新闻
—分享—

  长郡中学1201班全班64人,预计北大、清华录取人数42人以上:其中保送清华、北大10人;54人参加高考,预计北大、清华上线32人以上。(6月25日《潇湘晨报》)
  
  25日,一则“长郡1201班64人预计42人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新闻掀起了舆论声浪,一时间三湘大地到处都在传诵“学霸班”的故事,该班主任也“现身说法”接受某网专访分享教学经验。许多人惊呼,又到了炒作高考最牛班时间!而当我们冷静下来,反观传奇背后,“最牛学霸班”真的牛吗?我看未必!
  
  所谓“学霸班”,其实不足以称道。据知情人士透露,长郡中学的尖子班是由每次考试的年级前几十名组成的,班级成员并不固定,如果没进前几十名就会被淘汰。在这里所谓的“学霸班”,不过就是挑选最好的学生,配备最好的老师,消耗最优质的资源,班上学生考得好其实理所应当,根本不足为奇。
  
  实际上,“学霸班”只是教育理念畸变的产物。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而面对高考竞争激烈的场面,各学校设尖子班、重点班的做法,确实致使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公。笔者认为,其真正作用也就是为学校挣名声、搏眼球而已。
  
  学校的作用是教育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学霸班”根本毫无益处。我们倡导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每年高考之后媒体和学校漫天的炒作“状元”、“学霸班”,无疑又暴露出他们是高考成败论的直接拥趸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而让思维换个频道,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学生在同一个“商家”,花费了同样的成本,却不能购买到同样的产品,学校让“消费者”如何作想。
  
  “学霸班”之类的教育思路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危害。每个学校都有“尖子”班,每个地区都有“尖子”校,如长郡中学就是长沙市“四大名校”之一。看看当前各地教育现状,县里学生市里读,市里学生省城读,乡里学校没人读。家长自然想把孩子送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这种集体迁移的结果就是好学生、好师资都向更高一级的地区集中,而在乡镇一级的中学,甚至县一级的中学,高考结果可能羞于启齿。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导致教育资源“贫富分化”的扩大,让“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愈演愈烈。
  
  文/邓忠林

来源:红网

作者:邓忠林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6/26/37212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