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跃龙: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文化意象?

来源:红网 作者:李跃龙 编辑:程赛 2015-06-11 16:38:48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升到精神文化意象层面,湖南人的大众性格心理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形象一点说,大体可以用“南蛮”、“辣椒”和“骡子”三种意象来阐述最为贴切。
  
  精神文化意象就是一地民众性格升华为精神文化层面的物化象征,它既可以是一种没有生命形态的物体,也可以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在区域文化中,对一地人民的观察归类,即可以找到一地民众的精神文化意象。与湖南相邻的省区,四川人为川耗子,湖北人为九头鸟,安徽人为徽骆驼,江西人叫老表,就是一种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意象。湖南人的精神文化意象,大体可以用南蛮、辣椒和骡子三种来表示。
  
  湖南人自认为是湖南蛮子
  
  北狄南蛮,东夷西戎,是中原华夏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唯有南蛮,作为湖南人的外号被喊了几千年。蛮本意是指发明和使用了蚕丝的民族,一开始并不具有野蛮、蛮不讲理的意思,但是到了后来,则越来越多地赋予了横蛮、野蛮、霸蛮的意思。
  
  中原人向来看不起南方的蛮子,认为没有文化、缺少道德和礼仪,孟子就骂为“南蛮鴃舌”,南方人说话舌头似鸟,听不懂什么意思。这实际上是华夏地区狭隘的正统观点的一种偏见,湖南境内出土了大量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遗址,湖南又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作为长江流域的组成部分,与黄河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但与中原地区相比,湖南的汉化进程则起步甚晚,湖南或者湖南境内的很多地区一直被视为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这种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完全有效地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统辖和管理,则是到了雍、乾时期的改土归流。湖南地区一直有大量的蛮族居住,他们不与中原王朝往来,与汉族的文化习俗保持较大的距离。比如汉族是衣服右衽,蛮族是左衽。汉族讲究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蛮族则“翁姑子妇兄弟妯娌群处无避,惟夫妇同被。女长则别设一床于右。客民宿其家,任其杂处不怪”。蛮族的男女关系相对开放,婚姻恋爱相对自由。“夏日男女同浴于河,妇人见客,惟手护其两乳,余则弗避”。这种习俗于汉族的礼法是大逆不道,尤其被汉族文人士大夫斥之为“秽淫蒸报”的是蛮族地区流行的收继婚制,“凡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更为汉人所不齿。其实这种婚姻形式是人类的早期社会都经历了的一个阶段,汉族文化采取一种歧视的态度实在是一种偏见。
  
  湖南地区的蛮族,最早记载见之于殷周时期,一直到清朝,仍有关于蛮的文献记载,不下百种之多。比较著名的有荆蛮、五溪蛮、零阳蛮、澧中蛮、长沙蛮、溇中蛮、武陵蛮、黔阳蛮、酉溪蛮、湘州蛮、莫徭蛮、零陵蛮、衡阳蛮、巴陵马营蛮等,湖南各地均有蛮族分布,成为现代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据专家考证,到了汉唐时期,湖南才有汉姓。也就是说,汉唐时期,因为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湖南地区才开始汉化的进程。所以湖南人的性情,地方的习俗,不能不打下大量的蛮族烙印。
  
  湖南人并不忌讳“蛮子”,也自称为“湖南蛮子”。外省人称“湖南蛮子”,含有一种明显的非认同性、排斥性,认为湖南人身上表现出很多蛮族的血统和习性,遇事喜蛮干,不撞南墙不回头,认死理,不会转弯,死脑筋,逞强好斗等等。但湖南人不这么看,湖南人自认为是湖南蛮子,体现了一种奋斗平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种追求真理、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正是一种特立独行、无所依傍的精神气质。一位在英国大西洋海湾跳海身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士、长沙人杨毓麟在其《新湖南》中热情地讴歌了湖南人的这种精神,他说:“我湖南有特别独立之根性”,“其岸异之处,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外,自濂溪周氏布心独往,以一人之意识,经纬成一学说,遂为两宋道学不祧之祖。胜国以来,船山王氏,以其坚贞刻苦之身,进退宋儒自立宗主。当时阳明学说遍天下,而湘学独奋然自异焉”。“至于直接船山之精神者,莫如谭嗣同,无所依傍,浩然独往,不知宇宙之圻埒,何论世法,其爱同胞而忌仇虏,时时迸发于脑筋而不能自已。是何也?曰独立之根性使然也”。这就是湖南蛮子的一份详细说明,与其他的都不一样,特立独行。
  
  怕不辣的湖南人
  
  辣椒属菅花类茄种茄亚族植物,原产于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等地区。大致在明朝时传入湖南,并为湖南人所嗜爱。三湘四水、湖南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种植辣椒,湘人嗜辣如命,谚云“嘉禾人真正怪,没有辣椒不成菜”,岂只是嘉禾人,几乎每一位湖南人都喜食辣椒。有人甚至说辣椒是“湖南的标志和湖南人的图腾”。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长沙火车站,是仅次于首都的全国第二大火车站。按照当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政治意图,在塔楼设计了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然而其火炬的本义逐渐被人遗忘,朝天辣椒的引申意义却被广泛认同,成为湖南人精神和意志的象征。一只红辣椒,承载了湖湘文化的传统,浓缩着湖南人刚烈倔强的血色,恰到好处地代表着湖南的风俗和精神的特性。在全国许多省份都有吃辣椒的习惯,现在北方的餐桌上经常可以看到辣椒。但从吃辣的程度上看,又以四川、贵州和湖南三省人为最。民谚有“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尽管都有喜食辣椒的爱好,但湖南人是爱辣的无冕之王。外省人称湖南的女子除“湘女”、“湖南妹子”外,最多最地道的叫法还是“辣妹子”。显然,这个“辣”不仅仅是爱吃辣椒的本意了,而是体现出湖南女子火辣辣的性格脾气、火辣辣的办事风格。辣妹子往往是湖南女子能干、泼辣的代称。
  
  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比较敏锐地抓住了辣椒与湖南人物的个性问题。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名著《西行漫记》中写道:“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馒头夹着辣椒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而出名的。”过后50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他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也记下了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说不能吃辣就不是真革命,遭到博古和张国焘反对的故事。也是美国人的斯图尔特•施拉姆在《毛泽东》中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吃辣椒与湖南人个性的关系。他说:“湖南人喜食辣椒,个性强悍并有政治学才能著称。”毛泽东吃辣椒,因为他是湖南人,这反映了湖南人饮食的特点,但1942年,毛泽东回赠斯大林的礼品,也是一布袋干红辣椒,就意味深长了。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也特意用辣椒招待苏联特使米高扬,是否有用辣椒这种俄国人不喜欢、不习惯而敬而远之的食品来展示自己的倔强个性和自尊,也是不言自明了。
  
  辣椒生长在墨西哥、秘鲁的山谷里,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却找到了自己的知己。湖南人把辣椒看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东西,融进了自己的生活,是辣椒选择了湖南人,还是湖南人选择了辣椒?不容忽视的是,在辣椒走进湖南人的生活之前,湖南人“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天下之责任”,在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寥若晨星。而近三四百年来,湖南人犹如沉睡千年的巨人猛醒,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尽情上演湖南人的专场节目。有一些特殊的植物,在岁月中累积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联系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比如俄罗斯的白桦树、中南欧洲的无花果、加拿大的枫叶,比如西北的胡杨林、西南的葫芦、华北的白杨,再如国中心目的牡丹、文人士大夫的竹和寒梅等,人们看重的就是它们的文化象征意义。辣椒作为湖南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意象,自然具有十分特别的含义。
  
  湖南骡子
  
  湖南人被称为“骡子”,起源于清朝末年。现在叫得多的,是20世纪中叶离开湖南到台湾或者海外的老一辈湖南人。外省人称湘人为“湖南骡子”,湖南人自己也称自己为“湖南骡子”。
  
  这一绰号的得名,据说是在左宗棠西征时期。西北物产不丰,军队所需给养全赖东南补充。当时在遥远的南北运输线上,装着军需物资的队伍排起长龙,经商者获利丰厚。起初那些行商都是陕甘人,他们用骆驼运货,结队而行。因为运输量大,不久又增加湖南的行商,他们随湘军来做生意,因为南方不产骆驼,所以用骡子驮货,也是结队而行。如此一来,一看骆驼和骡子,就可以分别出南北,于是北方商人都称湖南行商为“湖南骡子”。这个外号一出,很快就传遍西北,西征的湘军也被成为湖南骡子,连主帅左宗棠背后也被人叫作“左骡子”。
  
  骡子是马与驴的杂交而得,形体似马,叫声似驴,天生一幅怪脾气,耐劳苦,忍辱负重,越是拉不动,越是拼命用劲拉。类似湖南人的脾气。所以把湖南人比作骡子,也有性格相仿的原因。一是骡子有一种刻苦耐劳、负重致远的习性,颇似湖南人。湖南人显著的特点就是坚韧不拔、刚毅果敢、守正不阿。二是骡子的倔强有似湖南人的脾气,凡事将就一点,顺着毛摸一摸,湖南人便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穷时可以共穿一条裤子。但如果是倚势欺人,强人所难,湖南人绝不吃这一套,一句“老子不信邪”,必定会拼个鱼死网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三是骡子勤奋,可以和湖南人的务实精神媲美。
  
  用骡子来比喻湖南人,不是一种贬义,而是一种湖南人的美称。喊湖南人为骡子,也就是对湖南人朴实、耐劳、奋斗精神的肯定。

      作者简介:李跃龙,湖南省参事室(文史馆)副主任(副馆长),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历史小故事】八一八长沙火车站形似红辣椒的钟楼火炬的由来
  
  小编刚一提出这个问题,已有热心同事在旁边问,是象征湖南人最爱吃辣椒吗?是象征毛主席名篇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是象征中国革命的熊熊烈火由此点燃吗?恭喜大家,都答对了。世间本无定论,言之有理即可。只是,当初在建造这支钟楼火炬时,关于火焰“朝向”的选择,可是有一段趣闻。
  
  从现在火车站的位置来看,正好是坐东朝西。按照一般设计理念来说,以正面为火炬的正方向,那么正面在西面,火炬的火焰是要往东面飘。那在当时来说就会犯政治错误。因为毛主席曾说过:“东风压倒西风,东风表示革命人民的力量,西风就是标志着一种腐朽没落的制度”。火炬往东面飘的话,那不成了西风压倒东风了吗?特别是修建车站时还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如果按“东风压倒西风”去设计,火炬就会从东往西飘。那样的话,车站正门是朝西的,这既不合情理也不好看。
  
  折腾了很久,火焰的风向问题谁也没法解决,只好集体讨论。可讨论来讨论去也商量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为了尽早定下方案赶工期,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万里最终拍板,拿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方案——没有风,火炬火焰冲天燃烧。于是,这样设计出来,也最终让这支火炬看起来特别像一个红辣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李跃龙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6/11/37066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