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工业城市湘潭,在医保基金运转压力倒逼之下,在湖南率先启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先后推出了医保医疗费用专家评审、总额控制结算办法、医保医师管理等医保管理政策,打出了整治过度医疗的系列“组合拳”,初步形成了医、患、保“三方共赢”的格局。(5月17日新华网)
医改说易行难,难的关键在利益。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群众的切实利益,不改革,群众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改革,医院与医生长期以来固有的利益格局就会打破。并且从政府来说,如果稍有失慎,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估量。从这个意义而言,医改无疑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既定利益格局,就是要啃硬骨头。从全国医改进展和成效来看,虽然过程艰难,但进程顺利,效果明显。这说明,改革的方向与步子的对的,不惧困难,敢于自我断腕与割肉,才能自信迈出改革步伐。
自揭伤疤体现改革担当。今日之改革不再是一改就活,一改就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一轮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割肉,一种自我断腕,其过程必将经历曲折反复,经历痛苦折磨。如果改革不剑指问题,不解决问题,甚至对问题视而不见,不当一回事,这样的改革就是叶公好龙。湖南湘潭面对连年高位运行的医保基金,没有丝毫的回避与借口,没有等靠要。而是对准顽疾坚决动刀。长痛不如短痛,改革就需要这种“定点爆破”。
破除藩篱体现改革勇气。公立医院是一块大肥肉,医保费用就是“唐僧肉”。长期以来,以药补医、药价虚高、大处方药等问题成为了社会热议话题。敢不敢触动这根神经?敢不敢割掉现有的既得利益?这是一道改革难题。尤其是过度医疗,这涉及多方利益。如果继续让这个“毒瘤”存在,或许暂时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从群众获得感来说,从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来看,对医院的既得利益进行切割,则是自身的历史使命。
较真碰硬体现改革自信。医疗改革不是项目建设,搞砸了大不了就损失一点资金。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情,每一项措施的出台,每一个政策落地,都应做到严格认真,来不得似乎的马虎与大意。改革中出现问题并不比改革前的问题少,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敢于聚焦问题,敢于认真破题,敢于较真碰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专家评审能否公平公正?医保医师管理如何落细落实?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分类,一条条、一项项落实到位,不遮掩不护短,严格按照法治轨道运行,才能确保改革正道直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医改只是改革大潮中的一束小浪花。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做好改革发展稳定这篇大文章,需要改革者的智慧,更需要一种敢于自我断腕割肉的勇气与胆识。信心比黄金还珍贵,从这个意义而言,自信就是一种改革驱动。
文/张闲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张闲语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