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注湖南网络春晚的戏里戏外

来源:红网 作者:吴杨毅 编辑:程赛 2015-02-15 15:37:19
时刻新闻
—分享—

  网友自编自导自演,融入时代主题、网络事件、网络热语以及湖湘文化等内容,2月7日下午,湖南首届网络春节联欢晚会暨红网第二届网友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犹如播放一部纪录片:留住“网事”里的精彩瞬间,回忆网友身边的点滴感动。
  
  红网自创办以来,以其充分接地气,感应百姓疾苦,呼吁社会关注,到挖掘文化瑰宝,汇聚人文智慧,积极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已然成为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充分沟通和集聚民智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不断推动网络应用进步,引领网络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一台网络春晚,再次展现出红网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凸显新特色、不断涌现新思潮的发展态势和积极势头。
  
  网络春晚,顺应了全媒体时代的网民需求。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举国欢庆、全家团聚,加上看一台气势磅礴、逸趣横生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年便异样的有余味、有幸福感和归属感。但随着生活发展的快节奏,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全面步入到全媒体时代和掌上网络时代,“人民”逐步转型为“网民”,台下目光成为屏前目光,又转为了网络目光,网民们生活需要网络、工作需要网络、休闲娱乐逐渐开始转向网络,网络文化以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传播快捷、操作方便等优势在互联网上也悄然走红。红网一台“网络春晚”,一个全新的创意,通过网民智慧的交融,才艺的绽放,充分激发了网民们的热忱和期盼,让广大网民自觉置身其中,编导演绎,全面展示,同时让网民掌上欣赏,随时回播,不但把文化盛宴搬到了“眼里”,还留在了“网里”,更住进了网民的“心里”。
  
  网络春晚,呼吁着对传统文化的充分珍视。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大为改观,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但是,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最终没能赶上国人的消费需求和速度,而出现洋文化盛行,洋节日鼎沸。尤其是80后、90后,青年主流思想被西化,消费观念被网化,如何利用和通过网络,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传播和颂扬,让青年们对传统文化自觉爱起来、热起来、用起来,镶入大脑,用于言行,并今后主动接过接力棒,担负起传承、开发传统文化的重任,已是当下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是一份刻不容缓的责任和担当。网络春晚,较好地利用春晚这个主题,让网民们把对媒体的专注,转入对自己的专注、对社会的专注、对文化的专注,悄然叩开了一扇专注、珍视传统文化和开发网络传统文化产业的大门。
  
  网络春晚,展示出湖南网络产业的巨大潜力。春晚网络化,试问还有什么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答案是:没有。随着亿万“人民”转型为亿万“网民”,中国正逐步发展成信息消费大国。习近平主席曾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大会上指出,网络大国不等同于网络强国,要求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去年,省委省政府围绕网络产业发展迅速出台支持政策,赢得了先机,取得一定成效,其中移动互联网产值增长120%,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全省各地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抓紧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部署与推动,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网络产业发展的引导下,网络消费将成为新的内需增长点,网络产业将成为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湖南也将迎来新常态下信息产业发展的春天。
  
  春晚是文化,网络春晚则是观念更新的标志,是网络产业发展的展示,是湖南网络文化发展质的飞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红网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引领下,湖南将继制造强省,率先发展成为网络强省,从而引领网络产业发展潮流。
  
  文/吴杨毅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吴杨毅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2/15/360558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