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来到长沙市经开区,深入蓝思科技榔梨基地和上海大众长沙工厂,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1月5日 红网)
刚刚过去的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湖南重点推进9大类48项改革和15项改革试点,出台和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在日前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晒出了一份“成绩单”:全省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以内,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1至11月出口增长30.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5%……
已经到来的2015年,对湖南至关重要,既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调整年,也是“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年。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中部省份、后发地区的湖南,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最大省情仍未根本改变,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进一步增加。站在这关键性的时间节点上,如何把握全省经济进入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的“新常态”,如何在观念、思路、方法上踩准新节拍,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水平。
让人欣喜的是,湖南决策层对此已成竹在胸、精准定位。在上个月22日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表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GDP,不以GDP论英雄,更不搞一快遮百丑”。会议确定2015年全省经济工作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着力促进“三量齐升”,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并依据湖南省情提出明年经济增长的工作目标为8.5%,争取目标为9%。新年伊始,湖南再度吹响了“稳增长”的冲锋号角。
“稳增长”的好目标需要硬落实。如何落实?笔者认为需在“精准”二字上做文章,即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照杜家毫省长在调研考察中开出的“妙方”,在“三个加快”上有所作为。
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于湖南而言,汽车、工程机械、有色、卷烟、造纸、纺织等产业,因为“传统”的力量,具有发展历史长、经验足、品牌效应好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显示出不俗的竞争力。在新常态下,需加快“两符三有”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存量”,真正做好“质”的文章:即守住生态底线,突出精细发展,在成本控制上“做减法”,在循环利用上“做加法”,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是湖南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谁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需求催生的新产业,谁就能抢占经济发展先机。因而,继续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生态环保、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养老健康、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增量”,做大拉长产业链,做优做强价值链,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应成湖南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三是加快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近年来,政府架桥拓市,企业抱团跟进,招商引资量质齐升,成为湖南“稳增长”的亮点。新的一年,变革之际,湖南需继续踩准节拍,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既要发挥湖南的地域、资源、交通优势,把境内外大型企业“引进来”,让其落地、开花、结果,又要重点面向欧美发达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快制定和实施招商引资及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实施方案,让更多的“湖南制造”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湖南基于新常态提出的新目标催人奋进,孕育的新发展令人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省各级准确把握“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把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快向新常态调整到位,在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主动作为上既“精”又“准”,就一定会继往开来,谱写湖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新篇。
文/高福生
来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